首页 春夜引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這個答案,足以說明許多事他並非不懂,只是懶得去想。

清蘊眨眨眼,卻沒回了,問他:「在杭州待了這陣子,覺得這裡的景色如何?」

李審言:「……還行吧。」

主要是都在跟著她,沒什麼賞景的興趣。除此之外,就是在琢磨她此行離開的心思。

接下來,清蘊圍繞一些完全不相干的事扯東扯西,繞得李審言腦袋都發昏,有種她是在捉弄自己的感覺。但即便是捉弄,他也認了,誰叫他就喜歡她眼裡只有他的模樣。

沿河岸走了一路,兩人陸陸續續聊了兩刻鐘的功夫,眼見市井喧囂近在眼前,李審言自知進不了楊家大門,分離就在眼前。

清蘊又說了句什麼,李審言壓根沒細聽就嗯了聲,讓她頓住腳步。

「怎麼?」李審言低首。

「既然如此。」那雙清凌凌的眼看著他,「就等我與三哥正式和離。」

李審言結結實實懵住了,等她和王宗赫和離之後呢?她剛剛說了什麼?確定是他想的那個意思嗎?

忍住內心狂喜,李審言立刻問出口,「等你們和離,你就願意嫁我?」

清蘊卻不回了,繼續往前走,「太子年輕力壯,想來沒有眼花耳背的毛病,應該不用重複。」

她還在慢悠悠的,李審言已經丟了傘衝上來,掐住她的腰把人抱起來,像抱小孩兒似的,「我不管,方才沒聽清,必須再說一遍。」

猝不及防被雨水撲了一臉,清蘊別過頭,表示拒絕。

李審言威脅,「你不說,我就用這樣的姿勢把你帶回楊家。」

清蘊:「……你是幼稚鬼嗎?」

李審言:「你說是就是。」

面對前一刻穩重下一刻就耍無賴的人,清蘊也沒什麼應對的方法,瞪人半晌見他都沒動靜,只得道:「先把我放下來。」

他的手臂宛如鐵水灌注,可以毫不費力地舉人,她先被掐得腰疼。

李審言把她放下來,手沒離開,大有她不說清就繼續的架勢。

眨去眼睫上的雨水,清蘊不得不重複道:「一年。」

「一年?」

「我和三哥和離一年後,若是你當真還想娶我,只要說服了陛下和太后,我別無二話。」

這是清蘊給他的時間,也是給三哥的答覆。

第114章 耳熟的故事

朝會在卯時開始, 鎮安帝照常準點來到太和殿和大臣們議事。

登基以來他一直很勤勉,三天一次的早朝不曾停過,內閣呈上來的摺子都會仔細批閱,大臣們求見也少有被拒絕。

主要是他如今除了處理政事, 也沒什麼事可干。後宮空蕩蕩, 除去太后沒別的人, 除去太子也沒其他子女, 更別提孫輩。對尚算年富力強的鎮安帝來說,只能把渾身精力撲在國事上。

下朝後他準備先去練會兒射箭, 徐安笑著道:「陛下,太子來信了。」

「他還記得寫信!」鎮安帝肅起臉,步子一點不慢。

這是李審言病癒後給皇宮寄的第一封信,從他留信私自帶清蘊去鳳陽後,關於他的所有消息, 鎮安帝都只能從其他官員的匯報中得知。這是他如今僅剩的在身邊的孩子, 怎麼可能不掛念。

得知李審言染病時,鎮安帝恨不得立刻飛奔去虹縣,可以他現在的位置沒有任性的資格。自我克制的同時, 還得瞞住太后,告訴她李審言是出門辦差了。

拆開信之前,鎮安帝沒想過能從裡面看到什麼有用的內容,能問一句安就算不錯了。

直到他看到第三行, 忍不住眨了下眼, 「徐安, 朕好像眼花了。」

徐安一怔, 見鎮安帝拿信走到門外,在天光下看了又看, 忍不住問:「陛下,太子怎麼了?」

他憂心忡忡,「是身體還沒好全嗎?」

豈止沒好全,簡直太好了。鎮安帝想,這小子到底是吹牛,還是來真的?清蘊真會和克衡和離,嫁給他?

李審言是鎮安帝的兒子,可即使他作為父親,也沒辦法昧著良心說兒子比克衡更出色。真比較起來,二人文武各有所長,性格上應該是克衡更占優勢,沉穩持重、溫和守禮,哪個姑娘不喜歡?

因此,鎮安帝第一反應是,小兔崽子使了什麼不入流的招數。

下一刻,他又想起王宗赫歸京後的狀態,陷入沉思。

一年……和離後一年,這確實像清蘊會提出的要求,既是為了全克衡的顏面,也可以避免過多的流言蜚語。

所以,清蘊到底為何會答應?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