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簡短的幾行字。
立和離人,王宗赫,今與妻陸氏清蘊情志難諧,經共商決意分袂。念結髮三載,雖無齟齬,終愧失鶼鰈之契。既無怨懟,不涉財帛,此去各安所願。
爾我本屬兄妹之誼,因勢所迫締姻。今山河既定,當歸本真。自此解姻緣之約,復手足之情,事親奉族如舊。天地為鑑,此心昭然。
恐後無憑,立此書存照。
最後蓋有王宗赫的私信。
清蘊盯著看了會兒,她本以為這件事會由自己提起,沒想到三哥準備得這麼早。
這是她所見的第二封和離書,不,準確而言,第一封為李秉真給予她的放妻書。只是當時她不準備用上,以為將以李秉真未亡人的身份度過餘生。
誰能料到,會有今日。
她緩緩提筆,在旁寫下姓名,並添道:情誼不泯,各保千祥。
最後一筆落下,從見面起就表現得冷靜克制的王宗赫突然失控,伸手緊抱住她,「猗猗,不和離好嗎?」
清蘊沉默。
「你若對李審言有意,自可與他相會,我可以……視而不見。」王宗赫手微微發顫,「但我們不要和離。」
第116章 解衣一觀
王宗赫三歲辨篆, 五歲通經,及冠之年登甲科首榜。瓊林宴上朱衣風流,名動京城,自此歷翰林院修撰、吏部侍郎、內閣大臣, 端的是清貴無雙。
君子如他, 克己如他, 為清蘊卻能一再打破世俗常理和底線。這樣的話, 在此之前,連他都想像不到會出自他自己之口。
真正說出口時, 王宗赫並沒有之前思考許久時的沉重和糾結,反而感到一陣輕鬆。他意識到,如果真是這樣,自己的確可以接受。
清蘊驚訝極了,看他的眼神像在看另外一人, 「三哥, 你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
「我很清楚。」王宗赫緩緩吐出一口氣,道,「前朝雲化年間, 西南雲麓峒土司之女蒙阿莎承襲父位時,為平衡漢將與苗醫兩方勢力,依邊疆舊俗締結『兄弟婚』,三人共執峒務二十載。」
他低首, 「你看, 此事並非無例可考。」
清蘊有種恍惚感, 她知道三哥這段時間獨自在京城肯定想了許多, 有諸多糾葛,沒想到他竟連這種事跡都找出來了, 只為證明他那個想法的合理嗎?
片刻,她道:「我不是女土司,也沒有大位要繼承,更無一女享二夫之心。不論其他,三哥身為內閣大臣,王家麒麟子,一旦這種事傳出去,你要如何立足?王家又會怎樣被恥笑?」
這些,王宗赫當然都考慮過,只是故意忽略而已。
他緘默不語,被拒絕後,渾身氣力也隨之消失。這段時間的冷靜不過是在強撐,即使是最荒唐的挽留方法都被拒絕了,他不知自己還能做什麼。
清蘊垂眸,「是我辜負三哥。」
王宗赫笑了下,搖搖頭,仍沒有說話,轉身離開。
若非他直接拿出和離書,清蘊以為這件事要過段時間再議。眼下說開了,她拒絕得如此徹底,就沒了繼續待下去的理由。
突然間,清蘊想起八歲那年來到王家的種種情形。三哥為她引路、教她識人、帶她出門,沉默而可靠,冷峻卻體貼,種種場景猶在眼前,而今物是人非。
如果她當初沒有順勢嫁給三哥……
清蘊出聲喚白芷,等她憂心忡忡看著自己許久才道:「幫我收拾行李吧。」
和離書已寫好,清蘊乾脆快刀斬亂麻,以最快的速度將一切告知諸位長輩,在他們不解驚訝的目光中和王宗赫到吏部、禮部報備。
和離書上的緣由可糊弄外人,騙不了王家人。在他們看來,三郎對清蘊情深意切,清蘊可以為三郎付出性命,這不是夫妻情深是什麼?
他們的疑惑得不到答案,因王宗赫不願答,而清蘊則迅速搬去了王令嫻所在的水雲觀。
此處名為道觀,實則專供達官貴人家中女眷外出居住。王令嫻身份特殊,雖然她年紀尚輕,但已無人會議論她的婚嫁之事,她在這兒過得瀟灑恣意。了解清蘊搬來的理由,她歡迎至極。
午後,用過飯食,手談一局後,姊妹倆一同上榻小睡。
時令寒涼,清蘊蓋著被褥朝外側躺,聽簾幔被吹動的沙沙聲,目光虛落在博古架上,毫無睡意。
「清蘊。」身側的王令嫻忽然出聲,「你睡著了嗎?」
「沒有。」
感覺到王令嫻朝自己這邊轉身,清蘊也跟著轉去,二人相對而視。
目光流轉間,王令嫻先聲開口。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