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鑲墨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0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再給府衙中人看吳奉言作的畫像,包括徐同知在內的數人都一口咬定,那人正是王繼通帶在身邊的一位屬官。

有了人證和救濟米的物證,龔茂案詭譎的原貌總算被依稀拼湊了出來。林策宣布刑部在延寧的調查告一段落,一行人——自然也包括祁襄——很快踏上了回京之路。

「如此說來,就是王布政使手下的人將救濟糧調了包……也許過程之中被龔知府發現了端倪,便用仙丹毒死了龔茂,再借用桐油養在織毯中的銀翅蟲將他的死偽裝成意外……對了,那位倉大使多半是被他們買通了,直接參與了糧食的調包,才會慘遭滅口。」

馬車上,吳奉言梳理起案情,這個案子他是半路才參與的,聽祁襄和林策說起他們數日來的曲折遭遇,覺得十分不可思議:「可是費了這般心思,將這大米運到碣島去,究竟是要做什麼呢?」

林策坐得端端正正,卻又雙目微閉,似在養神:「這就得去問王布政使大人了。」

刑部的車馬還未到京城,一條傳聞已然在街頭巷尾流行開來——叛軍頭子張治誠敗走清榆後,又以雷霆之勢入了川,再一舉攻占了達城,對外稱「大羽」正式定都此城,這消息很快傳得舉國皆知,林策在歇腳的驛站聽著旁人談論此事,臉上愁雲慘澹。

「林大人這是擔心我大齊將士當真打不過此賊?」祁襄見他如此走心,不禁調侃起來。

「粗莽匪類而已,怎會打不過?只是不知道要死多少百姓。」

一聽這話,祁襄也斂了面容:「大人放心,待回京了結了此案,我便召集兄弟們走一趟達城。」

林策急道:「剿滅叛軍本就應當是朝廷的職責,祁姑娘莫以身犯險!」

祁襄淺笑嫣然:「我又不去與那叛軍頭子打擂台,只不過能救一些百姓便算一些罷了。」

吳奉言也在一旁勸了起來,憂色凝滿雙眸:「姑娘還是聽大人的吧!戰場可不是咱們尋常人可去的地方,刀劍無眼,就算你們做白事的兄弟們身上有幾把力氣,真要打起仗來,總還是不成的!」

林策看了她一眼,自然是不會戳穿她的身份,祁襄看著毫不知情的吳奉言一板一眼對自己好言相勸的樣子,既覺得好笑,卻也頗為感動,眼中碧波流轉,嘴上柔聲細語:「多謝大人們關心,我定會小心行事的。」

林策的目光移向街上的人群:「興許咱們到京復命之時,叛亂已然被平定,咱們就暫且別操這份心了吧。」

林策怎麼也不會想到,他這句話中提到的兩件事,到了京城之後,全都未能如他所願。

首先是龔茂之案。

面對刑部拿出的一眾人證物證,甚至在親眼見到吳奉言所作畫像中人與王繼通的屬官長得別無二致後,熙寧帝的反應卻大出林策意料。

金雕玉砌的碧霄殿中,鎏金龍紋獅子爐散逸裊裊煙氣,王繼通匍匐在地,身後跪著那名屬官,被綁了手腳,額角掛著點點細汗。

殿上之人並未著龍袍,而是穿鑲著明黃綢邊的寬大道袍坐於蒲團之上。頭上一頂純金蓮花冠,上嵌十幾枚珍珠,金箔璀璨、珍珠潤澤,一放一斂,亦如熙寧帝本人難以捉摸。

布政使大人聲如洪鐘:「陛下明鑑,微臣失察,致手下之人犯下如此滔天大錯,今日臣特綁了這畜生來,還請陛下治罪!」

林策厲聲呵斥道:「在朝廷撥的糧食里做手腳,一介小小屬官,若沒有布政使大人暗中支持,怎敢如此膽大妄為!」

皇帝一顆顆捻過沉香與翡翠穿成的流珠串,象徵天罡地煞的108顆珠子在大殿的燈火照射下逸動著熠熠光華。

「林愛卿。」熙寧帝悠悠開了口,「你回來之前,王卿已然將此事前因後果與朕交代過了,龔茂橫死,本就叫他內心起疑,他雖被我叫回京中,卻也不忘私下調查,發現問題出在自己身邊人時,也並未徇私,即刻上奏向我稟報。雖說他御下不嚴難辭其咎,但朕相信,他絕不是背後主謀。」

「聖上……」林策仍欲據理力爭,卻被皇帝生生打斷。

「林侍郎,此案我已有決斷。」他先以目光制止了林策繼續往下說,又轉向王繼通道,「涉案主犯,必須嚴懲,偷換救濟糧,導致西北大亂,叛軍四起,你身後這位,雖凌遲不足以平朕心中之恨!」

被綁那人身體抖得像篩子,直呼「皇上饒命,皇上饒命」,熙寧帝怒喝一聲:「饒了你的命?那朕千千萬萬子民喪於叛軍之手,誰又來饒他們的命!」

王繼通將頭重重磕在地上,長呼道:「陛下英明,此人假借微臣名義,調包朝廷撥糧,謀殺地方大員,實在罪大惡極,求陛下嚴懲!微臣失察,亦當受罰!」

林策冷眼看著這一幕雙簧,卻已知無可奈何,只聽皇帝道:「來人,將殿上所綁之人壓入天牢,處凌遲之刑,公告天下,三日後於菜市行刑!」

「陝甘布政使王繼通,未能對手下行約束之責,貶為涼州衛指揮僉事,罰俸一年。」<="<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