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萬人迷不想戀愛[科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吏部選官的主要標準就是「身言書判」這幾項,這也就是說身材相貌是排在當官篩選資格的第一位。在朝廷看來,官員是朝廷的臉面,更代表著朝廷的威儀,高矮胖丑都會影響考生的仕途。除非這位考生才華橫溢各項能力都是拔尖無人可超越,當然例外另談。

三月二十八日,殿試。

保和殿的台階很高,貢士們在宦官的帶領下有序進入。

前五十名在殿內,後面的人在殿外。保和殿光線不好,這似乎也說不上到底哪些人更沾光。

等所有人都站到自己的考位,約莫三炷香後,試捲髮下。鐘聲一響,可以開始動筆了。

半個時辰後,皇帝來到了保和殿,身後跟著一眾官員。他比身後的人都要高上半頭,面容年輕卻不帶絲毫青澀,眼神深邃,不怒自威,無人敢與之對視。

謝郁揮了揮手,身後的人散去。

他掃視著考生,眼神來到聞瑎那處突然停下,心下思索他為何有些臉熟。

謝郁有了些興味,踱步到聞瑎身後,垂下眼瞼看著她的卷面,末了,神色帶上幾分欣賞。

他記下試卷上的名字:聞瑎?或許是個人才。

第17章

按照慣例,殿試內容由內閣大學士提前幾天預擬,然後再上呈請皇帝選定。但是前朝因為預擬題目到確定試題的時間差,發生了震驚朝野的舞弊案。

所以自那之後,所有題目全是在殿試前一天秘密擬定,皇帝欽定後立即刊刻印刷。本朝刊印場所由軍隊監控把守,嚴防泄露。

就像現在在監獄裡印刷高考試卷一樣,這些都是為了防止試題泄露的作弊手段,直至殿試當天凌晨,試卷才印刷完畢。

當「新鮮出爐」的試卷分發給聞瑎時,鼻尖還能嗅見淡雅的墨香。

耳邊是紙張鋪陳開來的唰啦聲,聞瑎將試卷展開,視線聚集到題目上,殿試只考一道策論。

這套題目是根據《易經》中「九二」卦:「井谷射鮒,瓮敝漏。」和《春秋左傳公羊傳穀梁傳注》中的有關內容而擬制出來的。約四百個字,近乎一篇小作文。

她用一隻手扶起衣袖,筆尖在硯台上輕輕蘸取,邊看邊思考著問題。

「瓮」在這裡指的是汲水的大型容器,而需要洗淘出的正是井裡的污水或者說混有生物的髒水。而現在由於使用頻繁,瓮已經變得破舊。這是在暗喻如今的朝堂。

「井谷射鮒」「瓮敝漏」,都是講水井還在進一步修整過程當中,這是修井之難。這道題的出題人可真是大膽,難道是在暗喻朝廷之中的官場腐敗和官員們的貪腐程度——聞瑎眉頭稍皺,她不知道自己的破題是否過於激進。

聞瑎手腕收力,在宣紙上寫下了第一個字。

士所以成名者,在於有經世之才也;其不被用者,在於無經國史德。故聖人之所以然,蓋我無令聞。

她專注於筆下,並不知曉身後何時來人,而這人又何時離去。

殿試的考試類似於現代寫的作文,不過時間並不短,只要在太陽落山之前上交試卷即可。

宣紙上的字跡不似原本端正大氣的顏楷,而是有些潦草的草體,但並不凌亂。聞瑎的鼻尖不知何時冒出了些許的汗珠,她這篇文章寫得如此露骨,言辭尖銳。

可是也不知是大腦出了問題還是如何,腦中前前後後就只有這一個想法。

她擦掉臉上的細汗,眼神冷靜,拿筆之手未見絲毫顫抖。

呼了一口氣,從桌側拿出一張嶄新的宣紙,她將草稿上的文章用正楷謄了上去。

半個時辰後,她停下了筆。

仔細檢查幾遍之後,試卷上的字跡已干,她交卷了。

交上來的試卷被迅速送往東側的中左門的彌封官處,蓋住聞瑎的名字之後,試卷被裝入固定的箱子裡護送至專門的閱卷場所。

聞瑎在太監的引領下,低著頭離開保和殿,這是規矩,不能直視聖顏。

宮門外停放著幾輛馬車。

一個穿著深青色奴僕裝扮的人向聞瑎走來,對著她身後的人彎腰鞠躬:「少爺。」

「走吧。」

身後的人加快腳步,與聞瑎擦肩。

而後,他的腳步稍微頓了下,側身對著聞瑎道:「可是陸公的弟子?」

聞瑎眉頭微不可察地皺了下,陸公,陸有之,這事應該沒多少人知道。<="<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