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說得模稜兩可的,一個小姑娘怎麼才能學習一年,又回家了。
虞梅到家都一頭霧水,恰逢她對象馬有信下班,瞧見她這模樣,就問她:「這是怎麼了?」
虞梅就把今天的事兒說了,「周漁那小姑娘真厲害。」
馬有信一聽就問:「你是說南州市梅樹村的周漁?」
虞梅點點頭,「對,怎麼了?你認識她?」
「我不但認識她,我還教過她,她就是那個談戀愛被開除的學生!」
馬有信是農大的教授,當時周漁的事兒鬧得很大,他回來還可惜過,挺好的一個女娃娃,前途毀了。
「就她啊!」虞梅對上了號,更唏噓也更喜歡周漁了,「這姑娘真不錯,就算是被開除了,也沒放棄自己,短短几個月時間,就做的有聲有色。」
「那個叫薛新成吧,最近還在找門路嗎?」
馬有信點點頭:「都開除了,學籍都沒了,還想回來讀,想什麼呢,他是找人了,不過不可能,早就拒絕了。聽說已經去南河日化廠上班去了。」
「倒是這個周漁,你跟她說,如果有不懂的,讓她來找我!」
周遠征直接留在了省城,本來周遠征陪著,周漁夜裡回去挺安全,現在周遠征不回去了,她直接換了票,在省城住了一晚上,第二天買票回的南州。
也因為多住了這一晚,所以得到了更多的消息。
虞梅加了一晚上的班,第二天就拿出了大致的草圖,專門去了她的招待所給她看了看:「我簡單測算了一下,通風口的位置大概在離地20公分就可以,整個棚子如果以竹木做骨架,那麼建造成本在250元左右,如果用鋼管的話,大概在400元左右。」
「兩個各有好處,竹木的價格低,鋼管的更貴。但竹木的不經用,鋼管的時間長,你也懂行,自己琢磨一下。」
周漁其實是準備在春節大掙一筆。
如今蘑菇的宣傳已經很到位了,草菇就不用說了,昨天晚上在招待所住,還聽人說南州現在能吃到新鮮草菇這事兒呢。
至於平菇,如今要貨量也越來越大——大家都想跟潮流,吸引顧客。
徐立生來了後,又有十幾個小餐館找上門來要訂平菇,用張小翠的話說:「如果不是他們找來,我都想不到,咱們南州還有這麼多小餐館?我沒看見啊,他們都在哪裡藏著呢。」
自然是在小巷子裡,小平房裡,那些看不到的小旮旯里。
改革的春風吹過,大家都小心翼翼地冒出頭來。
不過,周漁這邊實在是供不上,如果都給飯館,居民這裡就買不上了,所以,最終只能一家給一斤半,好在她這邊最近2號房也開始出菇,還能餘下一些零售。
就這樣,也有供不上的感覺了。
這種態勢下,周漁可以預見,如果能買到,今年南州市民的年夜飯中,必定會有一盤蘑菇的。如果伍月華措施得力,說不定南河省不少人家飯桌上都能有一盤蘑菇。
所以,建造大棚勢在必得。
一路上,周漁寫寫畫畫,最終拿定了方案:
她家就四畝地,全建了也不夠,小王莊今年已經有行動了,明年的事兒誰也說不準,今年這錢必須要先賺到!
這事兒得將全村人集中起來干,幹個大的。
她到村裡的時候,恰好是中午,這天天氣好,大家吃完飯沒事幹,不少人聚在老梅樹下。
瞧見周漁大包小包的回來了,劉霞直接站了起來,小跑幾步,到了周漁跟前,一邊寒暄:「呀,去省城這是沒少買東西,我來給你拿。」一邊要接過行李。
周漁的確是有點拿不動,她給周朵買了個漂亮的文具盒,結果下樓的時候碰到有人在偷偷賣不知道哪裡來的衣服,有外套有褲子還有羊毛衫,都不要票,周漁給一家三個女人,一人買了兩身。
這還不算什麼,湊巧又瞧見旁邊有個收廢品的,車子上拉著不少書,周漁瞧了瞧都是孩子們這會兒能看的,她就買下來了。
整整兩大袋,累死了,她回來老費勁兒呢。
這會兒劉霞幫她,她總算能鬆口氣,一邊道謝,一邊寒暄著就回家了。
劉霞一走,立刻就有人呸了一聲,「你說這個劉霞,都四十多歲的人了,給周漁一個小丫頭片子獻殷勤,賣好!怎麼的?還真以為周漁能帶她掙錢啊。」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