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國日化1981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范廣西把筆扔下了,「怎麼可能,我們的東西大家都用過啊,很好用的,怎麼可能有問題!」

周漁看出來了,這個范廣西是那種根本聽不進任何意見的人,她壓根就不管他,反正他也不是做決定的人,她沒有直接下結論,而是給數據。

「無論是百貨公司還是利民餐館,你們的優點都很突出,大家都認識你們。但問題也不止一個,我總結了一下。」

「先說肥皂吧,這個最簡單,大家覺得你們的肥皂不起沫,感覺洗不乾淨。」

「沒聽說過啊?」這次就連莫大海都有些奇怪,「我們的肥皂賣了這麼多年,沒聽說過這個。」

周漁就說:「這是有數據的。在利民餐館的521份調查問卷中,只要知道你們的,都用過你們的肥皂。但這其中,有89人提到了你們的肥皂不起沫。我設置了一個二級問題,他們的使用場景是哪裡。結果這89人八成以上都是附近鄉鎮的。」

「我了解了一下發現,我們市裡的自來水,是來自於旁邊的龍馬湖,我們這裡的湖水質量不錯,硬度低,非常適合飲用,即便是燒水水壺上的水垢都不多。」

「但鄉鎮和農村用的都是自家的水井,本地地下水質偏硬,偏偏肥皂的去污力大小除了質量本身外,還有個參考標準,就是洗滌環境。水質是否硬,污垢的種類,洗滌的溫度和時間等等。」

「你們恐怕沒有考慮過這一點。」

周漁開始說他們的肥皂的時候,別說范廣西,就連莫大海都覺得她這是莫須有,可這會兒他是一臉驚訝。

「我們……沒考慮過這點!」范廣西皺著眉頭說。

這會兒的工廠就是這樣,他們只要按著要求來生產就可以了,銷售和生產是完全脫節的,偏偏在過去的年代,有就不錯了,所以,在這樣供需嚴重傾斜的環境下,他們已經養成了生產了就有人要的習慣,根本不會去想怎麼迎合消費者。

改革開放後,有靈敏的廠家反應過來了,慢慢適應市場存活下來,但大部分都因為產品脫離市場,賣不出去而倒閉了。

周漁的這番話,無意是將他們眼前的葉子揭開了,告訴他們,睜開眼看看這個市場吧。

莫大海先是震驚又是認同,最後閃現地是懊悔,顯然他也知道了,他們過去一葉障目了。

范廣西有些不解的問:「那……其他廠家的肥皂怎麼賣得好?」

周漁就說:「我看了一下百貨公司的銷售記錄,農村賣的最好的叫立潔洗衣皂,這是川省綿市的一個日化廠的產品,人家那個地方是出了名的水質硬,所以產品正好可用。」

莫大海也知道立潔,這牌子的肥皂比他們的同樣規格要便宜五分錢,當時他們還很生氣,覺得這是惡性競爭,但也沒有辦法——他管不了人家,自己也降不下來。

沒想到,居然不止是因為便宜!

「城裡賣的好的是南河日化廠的透明洗衣皂,和海市的潔白牌洗衣皂。前者是一種高級肥皂,比較時髦,後者來自海市,有名氣。其實在洗滌能力上,並不算太強。」

「這個更符合你們自己的認知,但實際上,我們國家農村人口最多,雖然他們的購買力弱一些,但擱不住基數大啊。所以,你們其實失去了一大片看不見的市場!」

別說莫大海了,就連一開始因為周漁質疑產品,對她有點看法的范廣西,這會兒都在刷刷刷地記著筆記。

這……這也太有用了!

從來沒有人這樣分析過問題,可偏偏,這一聽就是對的。

你又不時髦,名氣又不大,洗的不乾淨,價格還貴,人家為什麼要買你的肥皂呢!

莫大海直接這麼稱呼周漁:「周老師,你接著說,肥皂還有什麼問題?」

周漁搖頭:「肥皂就這些,不過我覺得已經很致命了,我的想法是,你們基礎很好,知名度高,如果可以做出相應的調整,一定會有起色。畢竟肥皂這個東西,只要洗得乾淨,大家就認可。但香皂就不一樣了?」

周漁這個提法,頓時讓莫大海和范廣西都有點提心弔膽,肥皂就這麼大的問題,香皂那得差成什麼樣?

「我們的香皂也洗不乾淨?」莫大海都沒自信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