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國日化1981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沒有!」她將分析說了一遍,「其實也想跟蹤,怕你發現,就沒,抱歉了。」

李曉明都樂了,伸出了手:「那我們這就是扯平了,那就重新認識一下吧,我是李曉明,海市日化業務處處長,我還不知道你的情況。」

周漁自我介紹道:「我叫周漁,是南河省南州市梅樹村人,我有雙重身份,既是一名蘑菇養殖個體戶,同時又經營著一個連鎖門市部。」

「我養殖的冬季蘑菇,在去年冬天的冬季菜供應中,賣出了十一萬斤,如今,每個月的銷售量已經達到了15萬斤。」

「我的門市部是今年年初開辦的,開始只有五家,位於南州市。目前,已經增加了八家,並且我們還在省會最中心地段,租下了一幢三層樓,正在裝修,即將開業,到時,我們的營業面積將達到一千平米,是南河省最大的自營門市部。」

說完,周漁才伸出手,跟李曉明握了握。

李曉明是真吃驚,一邊讓周漁坐,一邊打量她:「我是沒看出來,我以為你是哪家的子弟。能有這樣的見識。」

這不是亂說的,周漁出來辦事,自然要穿的得體一些,她穿的是尤雪莉從香江買回來帶給她的一件白色大衣,她本身個子高,長得好,又有氣場,雖然年輕,但看著就挺厲害的。

更何況,周漁還帶著三個人,要知道,這裡來進貨的,可不是一般的小商販,最起碼也是個二道販子,生意做的很不錯了。

人家為了節省成本,都是自己來,周漁帶這麼多人,一看就是資金雄厚,誰能想到,她是個農民呢。

李曉明是真驚訝也困惑:「短短大半年時間,你做到這種程度,我接觸了這麼多人,你是唯一一個,你很厲害啊。不過,這些都跟日化行業沒關係,你怎麼有那麼多關於日化行業的思考呢?」

周漁就知道會這麼問,她重生這事兒不能說,只能說發生過的真實事情:「我們南州有個肥皂廠,原先生產鈴蘭皂的,不知道您知道嗎?」

李曉明應該是想了想,然後很歉意地說:「很抱歉,我沒聽過。」

這是正常的,像是南州肥皂廠這樣的地方日化小廠,全國有幾千家,影響力只在產地附近,很少有能突破地域,全國知名的。

周漁就把幫忙的事情說了,這才道:「我從那裡就接觸了日化行業,也看了不少資料,」她還拿出了一個厚厚的筆記本,「我在海市幾天,也去了圖書館,這裡的報刊真全乎,我看到了很多原先沒看到的。」

這是真的,周漁必須得了解現在的日化行業發展到什麼程度了,否則她也怕說錯話。

那厚厚一本,肯定是每頁都認真寫了,還有剪報之類的,合起來都困難,用皮筋綁著,李曉明點點頭:「昨天我開始聽你的話,很生氣。我們業務處的辛苦,是旁人所不知的,你所謂的躺在功勞簿上睡覺,事實上,我們很多時間根本忙的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

「但後來你說我們只是簽合同,根本不知道我們產品到底哪裡好,怎麼去讓它賣得更好,這讓我安靜下來,我不騙你,昨天我飯也沒吃,直接回了家,想了一晚上,睡下半夜爬了起來,我想我們這個行業,也想我們的工廠和我們的產品,我發現,我一個都想不通。」

「周漁啊!」他將倒好的茶水放在了周漁面前,「坐!你這一番話,起碼我幾年內是不得安心的。」

「但我得感謝你,你打破了一些我們看不見的東西,讓我看到了我曾經視而不見的問題,可你不能這隻把問題提了出來,也得幫我解解惑。」

周漁看李曉明,這是個典型的川省人,周漁記得她原先一個川省的好朋友這樣形容他們的性格:如勁草一般。

暴風吹不斷,烈火燃不盡。

平日裡看起來安逸閒散,可真的遇到了事情,絕對是一股生力軍。

李曉明顯然也是這樣,周漁就說:「那我就說一說,一家之言,您且聽一聽。」

李曉明點頭,隨機就拿出了筆記本,還將鋼筆拔了帽,放在了手中,居然要做筆記的樣子。

他如此認真,周漁自然更加赤誠以待,直接就說:「您有想過,如果外資品牌不進入,夏國的日化市場會是什麼樣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