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國日化1981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為了這個,宋雪梅還專門跑去蘇市找了江雲大姐,想從中說和順便找一找有沒有其他的工廠。」

「那天你說完後,我給宋雪梅打電話,就把這話告訴她了,她跟我說,是原原本本告訴了江雲大姐,江雲大姐直接拍了巴掌,說是你是有格局有眼光的。她應該是跟絲綢廠的負責人說了,他們倒是沒打電話說是接著供貨,卻在三天前突然發了一批貨過來。」

「貨到了我們都懵了,搞不准他們的想法,你說這是原先發的沒截留,還是他們廠里管理不嚴,廠領導和業務部門沒統一?或者是人家就不撤櫃了,改主意了?」

「其實我們期盼的是後者,要是不撤櫃了,那該多好。可我和王建不敢這麼想啊,我倆還商量了半天,最後決定當不知道。」

周漁都不知道這事兒,認真聽了起來。

周三春將倒好熱水的水杯子放在了桌子上,笑著問:「你們是不是怕跟他們說了,人家說,這是我們的工作失誤,請你們發回貨物。」

「是是是!」張小翠立刻點頭,「馬上要斷貨了,那肯定先賣著再說啊。哪裡想到,隔了一天,他們業務科突然打了電話過來,就跟沒事人似得,跟我說:張姐,我們發的貨已經到了,我打電話問詢,你們也簽收了,怎麼沒給我們來電話?」

說出這話的時候,張小翠是滿臉的興奮,「我當時就鬆了口氣,這不就是說明,經理,你那話管用,人家聽進去了,不撤櫃了。」

「這幾天,陸續有四家都表達了這意思。還有許多也不催了,我們猜是觀望,觀望就好,我們就當不知道,好好賣貨!」

周三春也高興得不得了,「那可太好了,那業務員們是不是都可以撤回來了,我怎麼聽說,咱們八個業務員全撒出去了。」

「也不行!」周漁說,「還是有退的,而且沒表態就是說不準,有備無患,更何況,品牌多一些,也便於顧客購物。」

張小翠點頭:「我覺得是,這次南河日化搞這遭,幸虧咱們還有海市日化和南州肥皂廠頂著,要不就空窗了。」

「不過我真的覺得南河日化的工人太倒霉了,我聽說最近一個星期,省城百貨大樓就沒賣出去過兩塊硫磺皂。那天的事兒傳的挺廣的,好多人說他們不仗義。」

周三春也說:「南州也是,百貨大樓和供銷社買的人很少。不過也就這兩個地方了,其他城市咱們涉及不到。」

「就兩個城市就夠他們受的了,他們不就是在南河有市場嗎?他們今年開始改革,工人們幹的越多獎金越多,銷售們是績效提成。如果真的是少了兩個城市,起碼今年除了基本工資啥都沒了。」

「是不是?經理?」張小翠現在進步頗大,原先什麼都不知道,如今卻說的頭頭是道。

周漁點頭:「是。81年比78年的全國肥皂產量翻了一倍,但是市場就這麼大,外加現在不少廠家上了洗衣粉,也侵占了肥皂的市場,所以去年不少日化廠的肥皂是積壓的。」

「南河日化廠的肥皂也壓了不少貨,不過他們硫磺皂賣的還行,外加也上了洗衣粉生產線,算是略有盈利。如果香皂有兩個城市賣不好,他們的日子肯定會難過的。」

這倒不是周漁亂說,而是這還沒進化到洗髮露沐浴露洗面奶這些產品的時代呢,肥皂單價便宜,成本高,南河日化即便已經是南河省這方面的翹楚,一年的利潤也就幾十萬元。

不如一號店一個月的利潤。

薄利的情況下,這麼大的變動,很容易虧損。

周漁也很同情南河日化的工人,但這不是她的錯,是薛蘭山和王一,或者是他們頂上更大的領導的問題。

而在南河日化廠,不過一個星期時間,硫磺皂賣不好這事兒,壓根沒引起什麼反應——百貨商店一進貨就是很多箱,根本還沒賣完呢,自然不會反饋。

不過,從一號店撤店這事兒,倒是不可避免的傳開了。

薛蘭山就被交到了副廠長呂楠的辦公室,他一進去,呂楠就問他:「我怎麼聽說,不合作的事兒,你跟一號店鬧得很難看?」

薛蘭山早就想好了詞,呂楠一問他就承認了:「是,我已經難受好幾天了,一直沒跟你說,我們是著了道了。這個周漁雖然年輕,心眼太多了,也太壞了。」

他直接坐下,一臉氣憤地樣子:「如果他們一號店對我們很看重,這個時候我們撤梯子是不對的。可開始那個周漁就沒看上我們,拿我們當海市日化的添頭,南州肥皂廠的墊腳石。咱們撤了有什麼問題嗎?」

「結果到了那兒一說,那個周漁就讓現場撤,當著所有人的面說我們背信棄義,目光短視,只顧自己不顧顧客,卷了鋪蓋卷連夜逃跑。她那口才你也知道,直接煽動的大家激動起來,我們被罵死了。」

「哎呦!」他捶著胸口,「廠長,沒這樣的。」

呂楠可不知道這些,他本就是耳根軟的人,本身還挺生氣薛蘭山把這事兒辦壞了,這會兒又生起周漁的氣來了。

呂楠直接拍了桌子:「欺人太甚!走,咱們去省廳,讓領導給評評理!」

這也是他的口頭禪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