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國日化1981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薛蘭山知道他跑多了,就跟狼來了一樣,廳里的領導不當回事,上次位置的問題不就是這樣嗎?這邊跑去告狀,人家領導直接問,「你們名聲不如海市日化,重視程度不如南州肥皂廠,憑什麼給你們?」

直接就給打回來了!

這次說真的,他們也沒理。

一號店可是南河省商務廳表揚過的正面典型,而且國家日報也是當做正面來寫的,是有批評的聲音,但目前還是正面典型。

大部分想不再合作的,都會使用拖延戰術,沒貨了不供貨就行。只有他們,還是南河省本地的廠家,直接就撕破臉了。

到哪裡他們也沒理。

薛蘭山可不想捅婁子,乾脆將呂楠勸住了:「她是個體戶,不是國營廠。上次試了沒用!」

呂楠一想也是,哼了一聲,意思是不去了,薛蘭山就知道這事兒就過去了。薛蘭山也沒當回事,他等著周漁頂不住輿論壓力,關店呢。

這可不是他危言聳聽,而是這兩年跑得快的,進監獄也好幾個了。

周漁不是唯一能幹的。

周漁哪裡知道薛蘭山打的什麼主意,如果她知道肯定會哈哈大笑,改革的途中的確會有反覆,但現在已經是1982年,老舊思想已經遏制不住時代前進的浪潮了。

簡單一句話,就是薛蘭山想屁吃。

第二天一早,他們就下了車,這會兒京市還沒有計程車,出了站台,周漁就去旁邊的報刊亭買了份地圖,查了查後說:「走吧,坐公交過去。」

周漁目的地不是國家電視台,而是國家日報。

到的時候也就早上十點半,周漁也沒去找人,而是就近住下了。第二天,她確定徐飛今天沒採訪,才帶著人到了去日報的保衛處問詢:「你好,我想找記者徐飛。」

保衛處的人態度倒是不錯,語氣和藹:「你是什麼人?為什麼找他?有工作證和介紹信嗎?」

周漁就說:「南河省梅樹村門市部一號店的,徐記者在這個月對我們一號店進行了報導,上面寫的挺好的,都是表揚我們的話。我們最近可算是出名了,經常有人拿著報紙專門跑到我們店裡購物。」

「您看,徐記者來採訪也沒跟我們說,卻給我們帶來了這麼大的好處,我們也挺感謝他的,這不,我正好到京市來辦事,順便來看看他謝謝他。」

「您能給通報一下嗎?這是我的介紹信。」

周漁的介紹信自然是梅樹村一號店開的,上面就蓋著大大的公章。不過雖然他們是個體戶,但保衛處還真知道——最近鬧騰最大的不就是這事兒嗎?

就三篇稿子,或者明確的說,就一篇《獎品是21寸大彩電》,如今吵得快翻天了。原先他們每天的讀者來信也就幾十封,因為這篇報導,他們最多的一天收到了371封信,平均每天200封,可見大家的參與度之高。

甚至還有本地人跑到日報這裡來,說是要見見徐飛記者,就是為了當面向他表達自己的觀點,這裡面自然有支持的也有不支持的。

總的一句話,可以算作是今年最火熱的專題了。

就是沒想到,當事人居然跑來了。

保衛處的劉處長看著周漁就高興——主要是京市百貨大樓的那個跟人打架的售貨員,因為這篇報導,被處罰了,她不服氣,專門來守著徐飛記者,將徐記者罵了個狗血噴頭,他覺得,這幾天徐記者都蔫了!

這下可好了,還是地方的同志講禮貌,還專門來探望!

劉處長這會兒都興奮壞了,他恨不得立刻跑到樓上,告訴徐飛,你可彆氣餒了,有人來感謝你啦!

他讓周漁他們等在了門房,衝著他們說:「稍等一下,我去給你們叫人去。」

說完,就快步進了院子。

徐飛今天沒有採訪任務,正在正冥思苦想寫稿子呢,就聽見外面傳來了歡快而沉重的腳步聲。<="<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