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國日化1981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進入後基本工資50元。要知道,基本工資可不是全部工資,正常一個工人,一個月開35元,基本工資往往只有十幾塊,剩下的是各種補貼津貼。基本工資都這麼高,想都知道,總工資該有多高!

當然,即便再高這也是一個月一拿,誘惑力有限,可周漁開了個大家都沒聽說過的詞,安家費——只要是畢業來到華美集團的正規本科畢業生,一律發放安家費1000元。

當然也註明了,拿了這個安家費,必須在華美集團工作滿三年才能辭職。但這不算什麼?這會兒工人工資高,一個月平均工資也就是40塊。一千塊等於不吃不喝25個月,兩年多才能攢起來。

更何況,1982年的畢業生,很多都是從鄉村走出來的,家裡窮的揭不開瓦,別說吃飽飯,有的連飯都吃不上,靠著鄉里鄉親的資助才上的學。

這1000塊的誘惑可想而知。

周漁招聘120人。本來王建拿著這個數據,直接跟周漁說:「不可能,大學生是天之驕子,人家畢業就有編制的,咱們這裡雖然待遇好,卻是民企,人家怎麼可能來?前途不一樣的。」

周漁說:「的確錢途不一樣,你試試看。」

結果,報名信收上來了五百多封。83屆畢業生33.5萬人,比之這個數據,500多封好似不起眼,但用周漁的恩師馬有信的話說:「你這是硬生生的從各大國企單位手中搶走了500人啊,那可是鐵飯碗啊,都爭不過你們。」

當然,他也沒閒著,積極給周漁推薦了好幾位愛徒。

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形容周漁和華美集團,他們太年輕了,周漁今年才20歲,華美集團說的這麼大,實際上從賣蘑菇起算,也就是一年。但他們發展的比他知道的任何企業都快。

周漁謝謝他願意讓愛徒來他們的菌菇公司,馬有信說的是:「時代不同了,人不能太固執,要跟著潮流走,哪裡需要去哪裡。這對個人和對社會都是有好處的。」

11月的中旬的時候,一直沒聯繫過周漁的莫家人,找到了周漁,來的是莫大海的女兒,莫芳芳。

周漁那會兒剛剛繞了一圈回到南州,秦月書跟周漁說:「這兩天莫芳芳每天都來市中店這邊問你什麼時候回來,她想見你。」

「我瞧著很憔悴,大概是被她爸爸的事兒影響著。我打聽了一下,目前還在停產中,具體怎麼處理還沒出來。你說這個時候,她不著急莫廠長的事兒,跑來找你幹什麼?」

秦月書覺得不太好:「總不能讓你插手吧。你可別再管他們了。」

周漁點頭,「我知道了。先不去店裡了,我直接回村吧。」倒不是周漁怕她,而是不想節外生枝。

沒想到的是,當然晚上,莫芳芳就找了來。梅樹村是有大棚的,從集體種大棚開始,村裡的青壯就組成了夜巡隊,每晚上巡邏。

這天巡邏,就瞧見一個身影在村口徘徊,巡邏的周福軍就叫了一聲:「誰在那兒!幹啥的!」莫芳芳就自報了家門,「我是周漁的朋友,我來找她!」

都追到大門口了,周漁就算不想搭理,也不能不見,只能穿上衣服往村委去,他們讓莫芳芳在村委待著了。

周朵早就知道莫大海的事兒,聽了後跟著穿外套,林巧慧今天有事兒住城裡,家裡就姐妹倆,周漁問:「你幹什麼去!」

周朵說:「我怕你不好說她,我幫你罵她,反正我是小孩子,我罵完了你就說我不懂事就是了。」

周漁都樂了:「你怎麼知道我不好說她?我是這樣的人嗎?」

周朵也有自己的見解,「你怎麼不開竅啊,姐,她非要見你,肯定是求你,這個時候,必須是她爸的事兒,你不可能答應。但你是要買日化廠的人,你們都是一個行業的,抬頭不見低頭見,他們萬一傳個閒話,影響你形象,這事兒交給我。咋說的,有事兒,放妹妹!」

周漁倒是帶上她了,倒不是她真不能處理,而是想看看放妹妹有什麼奇效。

周漁和周朵一進門,莫芳芳就站了起來,挺侷促地說:「周總打擾你了。」

周朵回:「知道打擾你不是也來了!」

莫芳芳尷尬地笑了笑,沒計較周朵的態度,而是跟周漁說:「局裡的意見是把我爸開除,我爸是做的不對,他太過分了,可是,他終究也是有功勞的。要不是我爸當機立斷,廠子早就倒閉了,也不能撐到現在。」<="<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