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國日化1981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不過肥皂廠要倒閉,卻不一定,這八成是范廣西自己的猜測。他們現在的狀態應該是破產,破產的處理辦法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倒閉分流,設備賣給其他企業,工人也分散到其他工廠,這個廠子就不存在了,另一種則是重新換領導,繼續經營。」

周漁雖然需要日化廠,不過根本就沒開口問,是否能給她。

這是肯定不可能的,南州肥皂廠是國營廠,即便賣,也是賣給其他國營單位,此時私人是不能接手的。

至於李曉明給她介紹的那個北河的廠子,則跟南州肥皂廠性質不一樣,人家那是城鄉聯營的,也就是村里和縣裡合資的工廠,這種是能買賣的。

更何況,一方面南州肥皂廠可是上過國家日報的,這是個招牌,另一方面,南州肥皂廠的產品還是很熱銷,只要好好經營,就可以緩過勁兒來,周漁猜測,最終恐怕是要換新領導,重新開張。

但這也跟她沒關係了——她不準備再往上湊,倒不是她決定以後再也不授人以漁了,而是這會兒實在不合適,南州肥皂廠太亂了。

事實上也是如此。

南州肥皂廠在這段時間,幾乎成了全城人的談資!

周漁在門市部里待著,每天都能聽到相關的八卦。

「工人們都氣壞了,本來都以為要倒閉分流了,結果居然好了起來,大家悶頭往死里干,就想著日子能好過,眼瞧著有奔頭了,結果因為莫大海的個人原因,又不行了。」

「你說要不給希望,大家也不說什麼,可給了那麼大的希望,又沒了,還是因為把他們掙的錢給了別人,這麼沒的,誰願意啊!」

「停產的當天,他們就跑去莫大海家裡問,莫大海也不吭聲,任由他們罵!」

「這還算好的,只動口,後來也不知道誰幹的,半夜裡,把莫大海家的玻璃都砸了,自行車也給拆成了碎的。莫大海家裡有老娘和老婆閨女,不敢在那兒住了,聽說,這兩天讓他們都回老家待著,自己住那兒!」

周漁嘆口氣,交代了一下秦月書和王建,「給南州肥皂廠的產品做個擺台,推一推,能多賣點就多賣點吧,問問他們財務,選個恰當的方式,及時把貨款付了。」

這不是幫莫大海,是幫工人們。

好事兒不出門,壞事兒傳千里。南州肥皂廠畢竟在日化行業小有名氣,沒幾天,李曉明的電話就打了來,連遠在海市的他都知道了。

不過李曉明不是為了八卦打電話的,他是說:「那個北河的日化廠你還感興趣嗎?」

這個日化廠叫做富源縣日化廠,是莫大海幫扶的第九個廠子,周漁從蘇月華那裡打聽了一下,莫大海已經給了兩萬塊的啟動資金,他們正在自救中。

所以,即便南州肥皂廠出事了,周漁也沒再問,沒想到李曉明又提了起來:「他們不自救了嗎?」

李曉明說:「現在在研究配方呢,但他們這個廠子,和南州肥皂廠不一樣,不是個正規軍。雖然設備不錯,但畢竟是城鄉聯營,成立時間又短,沒什麼技術儲備。南州肥皂廠研究一下,就能改進,他們就難了。」

「目前他們廠是兩種態度,廠長還是希望能夠自救成功,所以並不想賣,但鄉里評估,還是覺得入不敷出,不如趁著設備掙錢,賣了回本。」

「你要是還想要,我就跟進一下。」

周漁肯定是想要的,如果是以後,廠子開在全國各地都沒問題,飛來飛去就行了。但現在,地緣很重要。一方面,南河一直對她很支持,另一方面,她還想著帶著自己的產品上廣交會。

這樣離得近就代表著對職工來說,搬遷的心理障礙沒那麼大,否則她現培訓,是沒那麼多時間的。另外則是設備新,周漁可以省下不少錢。

周漁就應了:「要的,我等你消息。」

這一等時間就挺長,十月底,原定的十家小門市部開業,周漁坐著車轉了一圈,順便看了看還在推進中的其他門市部。

同時,王建那邊的招聘也如火如荼,跟著去粵東的25位翻譯,他都發出了邀請,最終有18位同學願意來華美工作。除此之外,還招聘了日化農業商業等專業的學生。

可以這麼說,1982年的深秋,分配時節還未來到,先到達這一年全國大部分學校畢業生手中的,是華美集團的招聘函。

與國家單位的分配不同,華美集團的招聘可謂是磊落——華美集團幹什麼的,有什麼產業,我們為什麼要招人,找你來主要是幹什麼,晉升有什麼渠道,從進入開始的薪資是多少,都寫的明明白白。

這原本不算什麼,可擱不住周漁給的太多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