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漁來了富源縣見到了最惡劣的地頭蛇,可也看到了最簡單質樸的感情。
袁大勇感謝他們的幫助冒險提醒,同時也感謝她的重用,去了剛得罪過的柴家請人,而柴家人並沒有計較,真的聽了他的說法,來到了自己的面前。
柴趕美文質彬彬,一看就是讀書人,見了周漁,直接給周漁鞠了一躬,「前天我見到了我爸爸,如果沒有你的幫忙,恐怕我爸就這麼被定罪了。周總謝謝你。」
「我爸聽說你定下了設備準備開日化廠,讓我從家裡找出了這三本工作日記給你。這是他1977-1979的工作日記,上面記錄了日化廠從籌備開始,我爸的工作內容,尤其是還有對兩條生產線的設計購買、安裝、調校的具體數據,和後續再改造的思路,相信對你建立日化廠有所幫助。」
「我爸說,夏國的日化行業落後太多了,希望你用這些設備為人民服務!」
第75章
那三本工作日記因為寫的內容多, 還夾著很多圖紙數據資料,已經變得膨脹,用黃皮筋緊緊的箍著。
周漁拿在手裡是實打實的沉甸甸的。
柴趕美只是來送東西, 東西送到了, 他道了一聲:「一路順風。謝謝。」就離開了。
這會兒周三春他們還在裝行李,周漁乾脆打翻開了寫著1977的那本工作日記, 柴建華老廠長的字跡是方正的小楷,很是工整,六年時間,讓鋼筆的印記有些變淺, 不過看著不費力。
第一頁上他寫道:「今日得到了好消息, 時隔二十年後, 我終於又可以奮鬥在日化第一線了。」
「二十年前,我離開了為之奮鬥過的湘南日化廠, 當時送別的老友跟我說,建華啊,此時一別, 我們就不是一個行業的同志了。我說, 我們好不容易從零做起,讓夏國的肥皂工業起步, 我不可能離開這條戰線。」
「沒想到的是,這一別就是二十年。如今我還有兩年就退休, 感謝縣領導給我機會, 讓我還可以為日化出份力!」
顯然這不僅僅是工作日記, 還是柴建華的私人日記,這一篇的落筆時間是1977年的1月4日,也就是說, 此時富源縣日化廠還沒有開建,他只是剛剛得到了消息,就發下了這樣的宏願。
周漁往後翻去,發現柴建華真的是沒有違背他的諾言,從那天開始,他就開始聯繫老同事,一方面是了解如今日化行業國內真正的現狀,另一方面則是開始問詢大家生產工藝和設備改進問題。
周漁往下慢慢翻著,他用了一個月時間將如今整個日化行業的情況了解透徹,因為資金有限,做出了決定:不自製皂基,而是向著省會的日化廠進貨。但他並沒有放棄,在那張潦草的自畫的工廠平面圖上,他留下了兩塊大空地,上面一個寫著油脂處理,一個寫著皂基製備。
他還寫了一句話:不急不急,慢慢壯大。
非但如此,他還拿出了肥皂和香皂兩條半自動化生產線的設計方案——周漁這才知道,為什麼一個小小的縣城日化廠,居然有集夏國日化業改造大成的兩條生產線,都是他一點點問一點點求人,想辦法找到買回來的啊。
做這些事情,他花了好幾個月,周漁走馬觀花的看這些日記,只需要幾十分鐘。
這會兒周三春他們已經準備好,喊:「周總,車準備好了,咱們走吧。」
周漁就抱著這三本工作日記上了車,周三春原本想接過來,給她放到行李里,周漁拒絕了,「我路上看看。」她另外說:「小王,等會兒去日化廠轉一圈。」
小王不疑有他,連忙應了。
跟眾人道別後,車子就平穩地開出了縣政府大院,小王作為司機,幾天來已經將這個縣城摸透了,直接開去了日化廠。
這會兒,因為領導都被抓起來了,設備也賣了,縣裡專門從職工里挑選了人守門,保護這些設備。
周漁的車停下,門衛就走了出來——簽合同之前,周漁帶人將這些設備從頭到尾檢查了一遍,所以他們都認識周漁,瞧見是她就問:「周總,您怎麼來了?」
周漁說:「我想轉一圈。」
設備都是她的了,自然不怕她轉。門衛立刻開了門,周漁就下車進了門,門衛還以為她去車間呢,哪裡想到,周漁卻往辦公樓後面走去,這裡是柴建華預留的兩個車間位置,但此時此刻,只有一座磚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