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著各種目的來到這裡的人才們,站在這塊光禿禿的土地上,吹著寒冬臘月的冷風,才終於鬆了口氣——他們沒來錯。
薛城問:「那合成洗劑廠和牙膏廠什麼時候開始建設呢?」
周漁笑著說:「放心,這不是遙遠的未來,而是觸手可摸的。但具體建造的時間取決於兩點,一個是你們研發的速度,另一個則是華美日化掙錢的能力。」
這讓大家紛紛點頭,當然了,想要做產品必須有配方,過去的時候,全國一盤棋,一個廠子做出來了,全國通用,每個產品幾乎都在本地售賣,沒什麼競爭。
但現在不同了,誰做的好才能賣的好,不吃大鍋飯了。
如果說從交上簡歷到從單位辭職,是他們離開了這種大鍋飯氛圍,那麼站在這裡,周漁告訴他們,想要什麼得自己奮鬥,那麼他們終於感受到了市場經濟的自由與緊迫。
後悔嗎?瞧瞧三千塊的安家費,瞧瞧一個月頂半年的工資,瞧瞧周漁給出的研發經費和已經在路上的各種器材,誰也不後悔。
所以聽著周漁說:「不如我們比個賽看看誰快一些,看看我們能多久讓這片空地變成我們的廠房?」
薛城的回答是擼起了袖子:「我們儘快!」
只是他沒想到的是,周漁卻說:「不完全靠你們,我們還有外援。」
周漁的外援就是南河化工研究所——任何的日化集團都必須有自己的研發中心,但即便是國際著名集團,他們也都走過一條彎路,那就是盲目的研發,拿著專利去找合適的產品。
這就導致了可能有八成的研發是用不上的,但它卻占用了研發部門大量的資金和精力——饒是那些國際著名大集團,在這方面也吃盡了苦頭。
但周漁不同,首先她知道這是彎路,其次她知道怎麼不走彎路,最後她沒錢。
在一分錢需要掰成兩瓣花的時候,周漁的解決方式是分兩步,一方面以結果為導向,倒過來搞研發——我要什麼,大家研究什麼。先以發展為要,摒棄一部分不需要的項目。
另一方面則就是不完全依靠研發部門(這暫時肯定實力有限),她和研究院合作,由他們提供技術支持,她同時又在全國發布「人人都是發明家」的宣傳,從民間高手那裡要產品。
這樣三條腿走路,他們既不會浪費精力和資金,也不會閉門造車,還能有新鮮思想血液和技術支持!
因此,即便所謂的研發部門,只在華美日化的辦公樓上占據了一層,但包括薛城、張曉桐等人都是興奮異常,這種點對點的方式,是國企所沒有的效率,卻是研發人員最喜歡的。
洗衣粉的設備還沒定好,研發部已經幹得熱火朝天了!
周漁的高校校招進展比較慢,一方面要過年了,學生們放假,另一方面離著畢業還有半年,大家總是心思不定左右搖擺,周漁索性延長了招聘期限。
但是校招卻是雷厲風行,在一個月時間足足招聘了50餘人(其實還有很多如王雲一般的自由研發員,只提供發明,不入職華美的大家不知道),這就表明有很多單位失去了人才。
南州肥皂廠武國強還給周漁打電話:「你這一招聘,全國日化都驚動了,不少人對你有意見,說你這是薅羊毛沒道義!聽說,還有要去告你的。」
這個周漁倒是知道,西河日化廠就把周漁告到了日化局,她剛剛接到通知,內容是周漁為了擴張不擇手段,挖走了他們的核心技術員,帶走了研究已久的加酶牙膏成果。
恰好臨近新年,華美日化有好多新品要上,周漁本就要去京市,如今被告狀了,更不能耽誤,當天就趕了過去。
她趕到的時候已經是深夜了,睡了一覺第二天一早就去了日化局,自然也就見到了告狀的人,西河日化廠廠長賀梅芮。
周漁是踩著上班點到的,他已經早來了,等在走廊里,瞧見周漁就皺眉打量了她一眼。
那目光不怎麼友善,別人看她都是覺得你怎麼這麼年輕,是驚訝。他看周漁,是那種不就是個女人嗎的不屑。
周漁根本沒理他,梅若雪一出現,她就迎了上去。
部委里這種主持公道的事兒,顯然稀鬆平常,梅若雪也很有經驗,直接帶著他倆去了辦公室,說:「周漁,賀廠長就在這裡,你怎麼說?」
周漁自然回:「張曉桐和吳涇碩夫婦我們的確招聘了。」
賀梅芮就一臉你看是吧的表情,周漁沒搭理他,接著說:「但是他們不是帶著項目來的,我們用的是他們的人,對他們在原工作單位的項目一概不用。也就是說他們在這裡不從事加酶牙膏的研發工作。」<="<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