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國日化1981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0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徐萬良問周漁:「你第一場匯報是不是搶人學生了?」

周漁頓時就明白了,報告結束後,人事那邊根本不敢懈怠,第二天就開始聯繫,跟有意向的同學們一個個敲定實習參觀事宜,如今,快的已經去華美日化轉了一圈了。

這顯然是動了教授們的寶貝了。

果不其然,徐萬良院長說道:「能帶出去的,都是心尖尖,要不留著培養的,要不準備送到各大好單位好好發展的,結果你一場報告,全收攏走了,你都不知道,這幾天他們是多後悔。」

這裡面最後悔的就是張敏方,他就是懶了點,把事兒交給自己大徒弟了,結果王麗麗帶著師弟師妹們就投奔了華美日化。

這年頭,大家還是覺得,人才應該進國家單位,這樣才能為國出力,去私企,那是沒辦法時候的出路。

周漁這一出手,直接掐了尖,人家能願意嗎?

把張敏方心疼的啊,沒少嘀咕華美日化。

京市就這麼大,這事兒自然傳遍了。周漁現在請人家參加分享會,簡直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誰還敢帶學生來。

周漁還真沒想到是這個原因,不過倒也符合這會兒的時代特色,用徐萬良院長的話說:「你這邊是條件好,可是人家就怕你條件好,你現在再想把人約出來,是真難了。」

等著掛了電話,徐倩也犯愁:「周總,那怎麼辦?這分享會還能開嗎?」

人家不來,開起來也沒用。

周漁就說:「這事兒就是個誤解,他們不知道,我哪裡是只看上了他們的學生,我連他們都看上了,解釋清楚就行了。」

她扭頭就跟周三春說:「我帶回來一沓子外國實驗室的資料,你幫我找出來,多複印一些吧。」

等著東西到手了,她就遞給了徐倩,「這時候,郵寄來不及了,你挨個上門送過去吧,找院長,別找教授,教授肯定不看。」

於是,京市化工大學,京大,夏科院化工所,還有離得近的津市大學化工學院的院長們,就收到了這樣一封來自於華美日化的信。

上面是這樣寫的:「XXX院長:您好。

作為國內日化行業的一員,華美日化在1985年進入美國市場後,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我們發現,我們對於精細化工的研究還是太落後了。」

「目前,發展精細化工將是未來化學工業發展的總趨勢,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作為夏國第一個走出國門的日化企業,我們想要提高企業自身的科研能力,同時,作為夏國的一份子,我們亦想為國內精細化工發展盡一份力。」

「我們在國外物色了數個日化方向精細化工實驗室,想要進行收購,拆分回來後,與高校進行合作,建造校企共建實驗室。但因為方向不同,選擇必然不同。如您有合作意向,請於9月10日參加華美日化分享會。」

「實驗室名單與設備已列於表後,期待與您的合作。」

若是周漁啥也不說,就是再次邀請,那結果不會有什麼改變,但是,她提到了共建實驗室,還提到了在國外收購實驗室。

要知道,國外的設備現在真的比國內先進啊。

院長也是一線教學出身,但凡看到這裡,就不可能不去翻翻後面到底列了幾家實驗室,看看到底有什麼設備。

這一翻看,眼睛就拔不出來了。

瞧瞧吧,這個叫DG實驗室的,他們的反應釜用的是MT的,全自動化,溫控可以達到正負0.1攝氏度,一個就大幾十萬。高效液相色譜是hp的,GC和GC-MS則是TF的,這每個都要大幾十萬了。

更何況,還有其他的一些設備,這個實驗室所有設備加起來,就超過了三百萬元。其他實驗室的設備雖然品牌有不同,但是差距並不大,可以說,個頂個都是好東西,也貴得很。

要知道,83年全國高校批准的科研基金是6900萬,但分到每個高校每個學院每個專業頭上,就少之又少了。

縱然是頂級的高校,三百萬的實驗室想要建起來,也需要時間和時機的。而現在,華美日化直接提供。這還猶豫嗎?!

幾乎是立刻,院長們一個個的,就衝著教授們的辦公室跑去!

而時隔兩天後,周漁這裡終於收到了回復——但凡邀請過的,全部願意來參加。

周漁最不怕的就是來的人多,畢竟,她想要研發的項目太多了,而同時,只有高校的科研水平上來了,夏國的日化行業才會更好,所以實驗室自然是多多益善。<="<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