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通房她又嬌又甜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一層座中坐滿了人。中央戲台上正演著一齣戲,已經開場有一陣了。

一行人到二樓廂房入座,品茶賞戲的,倒也自在。雖錯過前半場,但仔細聽上一會兒,也大致能明白這其中的故事。

前情不明,但這後半場為民請命的故事倒編得很好,跌宕起伏的。聽戲這類消遣,於蘇蘇而言是全然陌生的。以往徐老夫人請過幾回戲班子,那時蘇蘇都忙於差事,生怕出差錯得罪貴客。

這戲好壞她是辨不出來,就覺得挺有意思的。

小廝又換了壺新茶,往外退去時步子放得很輕。他正要退出去時,一道尖利的碎裂聲響起,小廝肩膀一縮,打了個寒戰,他急忙抬頭往屋內一望,他送來的那壺茶水穩穩噹噹停在桌面上。

不是這間發出的響聲。小廝呼出一口氣,朝往來的綠鶯點點頭,將門輕輕帶上。

紅鯉進門後沒出去過,聽隔壁也沒出現打鬥聲,好奇地偏過頭問綠鶯:「你出去過。有看見隔壁是什麼客人?怎麼來看戲都這般暴躁。樓下那麼多人都坐得穩穩噹噹的,也沒誰招惹呀。」

綠鶯凝神聽了下隔壁動靜,才壓低聲音說道:「我打門前過的時候,只聽了一耳朵。隔壁不知是誰家的小姐。」

綠鶯想了下那捧著點心進去哄人的丫鬟,覺得那小姐頂多就十二三歲,氣惱了稍微發發脾氣,也就過去了。

果然,到這齣戲結束,隔壁都沒再有摔杯碎盞的跡象。

座中數人看得津津有味,蘇蘇偶爾還能聽到他們在底下悄聲議論。

蘇蘇不怎麼看戲,卻也知道像這樣頌揚官吏還能滿座的情形是少有的。後半段也不算過於精彩,想來應當是前半截有意思得多。

下樓時外面飄起小雨,一行人只能在屋檐下暫時躲一躲。紅鯉以手遮臉跑去馬車上取傘,蘇蘇在茶樓大門外的角落,望著絲絲細雨發怔。

入了三月,京城這等乾燥的地方都開始落雨。不知南方四五月又是何模樣。還是吩咐青木多備些鞋履為好。

這茶樓並不氣派,在一樓聽戲的客人是那種手上有點閒錢來此消遣的,但也愛惜銀錢,若是桌上的花生米、糕點之類的還剩的多,戲台上沒人了,他們照樣坐得穩穩噹噹,和旁邊的人攀談起來,就著茶水把盤中的東西吃下肚。

等紅鯉取傘的這空當,又有幾個客人走出來,一瞧這綿綿雨絲,有的不管不顧地就走了出去,有的也不急,跟著擠在屋檐下頭。不一會兒,蘇蘇便又往邊上挪了幾步,給他們讓出位置。

有閒人的地方,總少不了熱鬧,一群人沒站多久,又有人就地聊起來了。不認識也沒關係,他們就聊起方才台上的一場戲。

蘇蘇從他們三言兩語中,才知道這戲本是寫的一個活例子。

這戲在京中演著,就有久居京城的老人說,這戲怕是宮中的皇帝老爺都看過!

但論起見識,還得是走南闖北的行商之人,一個三十出頭的男子就說:「這事就在我們縣發生的!老大爺沒說錯,哪能胡編出這種戲本來。我在外面跑,當時沒見過曲大人,但聽鄉親們說,他一道摺子保住了我們縣好多頂烏紗帽哩。」

柔婉的勸解聲響起。

「主子別生氣。他們哪知道內里詳情,嘴上談論的不過是有心人編出來的。實乃荒謬。」

蘇蘇循聲望去,見到一個精緻纖弱的小姑娘。她打扮得華貴精緻,腕上一環玉鐲便很是不俗。小臉瓷白,下巴尖尖,雙眸漆黑圓潤。

蘇蘇有些驚訝。這小姑娘一看就很乖巧,和她想像的摔杯碎盞的人有些對不上。

那小姑娘聽了丫鬟的話,粉唇抿了抿,輕輕點頭。是不與他們一般見識的意思。

抬眸時恰好對上蘇蘇的目光,小姑娘氣鼓鼓地瞪了蘇蘇一眼。當她目光移到蘇蘇手中拎著的東西時,又將頭撇開,哼了聲:「罷了。」

先前小廝聽得她們之後要去築雲寺,便好心地提醒她們築雲寺除了初一十五都不供齋飯,最好是在附近用了午膳再過去,又說樓下小攤賣的板栗很好吃,可以稱一些帶上,到時墊墊肚子。

蘇蘇很喜歡熱乎乎的板栗,在攤販那兒買的總比自己弄出來的更好吃。跟著紫雲是餓不著她的。但……想到朝寧院的大人和小孩兒,就買了一些,兩個網兜裝著顆顆飽滿的板栗,正被她拎在手上。

發覺對面的小姑娘打量板栗,蘇蘇不自覺地縮了縮手,有些不好意思。一個人買兩包,好像是有些多。

但轉念想到加上綠鶯紅鯉,她們可是有三個人。這一點尷尬也就散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