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張大漠輿圖,上面零星記載了山丘水源。
霍去病道:「陛下,您是想說趙信建議伊稚斜將王庭遷至漠北之事嗎?」
劉徹點頭:「看來這事你也知道了。」
事關匈奴的軍事機密,漢朝安插在匈奴的細作千方百計才將消息送回了長安。
「陛下,是息禾告知我的。」霍去病道。
「哦?」劉徹聞言皺眉,「她如今在山東,如何知道匈奴之事?」
霍去病語氣有些輕飄:「陛下,她是後世之人。」
「後世之人?」劉徹聽後,踱步到殿前,又轉頭看他,「她親口承認了?」
霍去病道:「她親口承認的。」
劉徹笑了:「你就這麼告訴我,不幫她保守秘密?」
「陛下,她並未讓我幫她保守秘密。」他稽首,恭維道,「她說,您在歷史上,是極為厲害的君王,她知道自己瞞不住您。」
帝王聞言,渾身毛孔都舒展了:「是你為她說好話,還是她自己這麼說的?」
「自是她說,臣可不敢哄騙陛下。」
劉徹早已經隊息禾的來歷有了猜測,從霍去病口中得知她親口承認自己是後世之人,他並不覺得意外,只覺得這些年發生的一切都明朗了起來。
他有很多想要問息禾,只可惜她這丫頭還在山東,在忙著將災民遷往朔方的事宜。
帝王最後只問了一句:「她可說,這一戰,究竟是什麼結局?」
霍去病不由想起,在汴梁,他與息禾離別的前一夜。
她拿著一壇好酒給他送行:「歷史上對於這一戰的記載並不詳細,我只知道李廣迷路自殺,衛將軍遇到了匈奴單于,追擊到了闐顏山,而侯爺您,遇到了右賢王,追擊到了狼居胥山。至此,匈奴遠遁,再不敢侵犯漢土。」
他回神,將息禾的原話轉告給劉徹。
劉徹挑眉:「匈奴遠遁,卻就是說,這一戰還是沒能將匈奴遷滅。」
隨即,他反應過來,忍不住嘆了一口氣:「李廣,竟又迷路了?」
說起來,之前被夷族的李錫來自京兆李氏,而李廣來自隴西成紀,並非同宗,兩者並無關係。
霍去病直言:「陛下,李將軍年紀大了,為了大局考慮,臣希望此次出擊匈奴,讓李將軍留守朔方。」
第134章
雖然之前息禾已經告知他,歷史或許無法改變,霍去病卻還是想試一試。
劉徹卻沒有立即點頭:「那丫頭可說他是如何迷路?」
霍去病指著輿圖道:「她說,在史書上記載,舅舅與臣各領兵五萬,舅舅從定襄出發,與李將軍兵分兩路,圍剿單于本部。最後,只有舅舅一隊人馬撞見了伊稚斜,而李將軍迷路未至,導致伊稚斜逃脫。」
他繼續道:「而臣從代郡出發,路將軍從右北平郡出發,半途臣與路將軍相遇後合兵前進,在沙漠中撞見右賢王。」
劉徹沉吟,才道:「若她是後世之人,她口中所說的歷史,卻與孤的設想不符。」
見霍去病不解,劉徹道:「孤與朝臣商議,本想讓你挑選精兵從定襄郡出兵深入大漠,對陣伊稚斜;而你舅舅從代郡出發,對陣右賢王。」
「莫非此事有變?」霍去病想了想,道,「她不像在說謊。」
只是,劉徹皺眉:「她就說了這些?沒有更詳細些嗎?」
他作為一國之主,越是對前線的情報了解得越多,才越能夠節省軍費開支。
面對帝王的疑問,霍去病搖頭:「據她所說,這段歷史對於她過於久遠,記載甚少,對於戰況,她也知之甚少。」
劉徹不由道:「倒是可惜了。」
這丫頭給的情報,若是真的,價值巨大,值得好好討論一番。
霍去病再次提及道:「陛下,如此,是否能將李將軍留守朔方城?」
劉徹擺擺手:「李廣是老將,在陣前對戰的經驗豐富。」
他指著漠北道:「大漠廣闊,匈奴營帳又並非固定,即便排除漠南,大漠以北也是一片遼闊的土地,若是出現意外,必然要分兵尋找匈奴主力,這樣才能減少在大漠滯留時間,保存實力。」
霍去病看著輿圖,聞言點頭:「陛下說得是。」
「既然必要分兵,那麼各隊都有可能遇到匈奴主力。」劉徹拍了拍他的肩膀,「而如今朝廷能夠對陣匈奴主力的將領不多,你是一個,還有你舅舅是一個,再有能擔此重任的,便是李廣。」
聞言,霍去病倒是沒法反駁。
劉徹道:「此事,還需再議。」
而另一邊,正被二人提及的息禾看了看天色,正在休整。明日一早,她將親自帶隊將災民遷往朔方。<="<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www.loushuwu.cc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