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輔生平二三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4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話可不能這麼說。」四老爺直接反對,「不論李進之、君若,拋開紈絝的名聲,可都是富得流油的經商好手。尤其君若,她什麼出身,不需我多說吧?」

「你的意思是——」

「那兩個人,手指頭縫裡流出來的東西,就夠顧家幾年的嚼用,而他們與月霖定然交情匪淺。依我看,熬過這一段,我們便去竹園,請大嫂和四弟回來。不管月霖從文還是經商,對我們都只有好處。」

二老爺凝神思忖,沒法子不認同,但也有顧慮:「怕只怕,月霖不肯回來。那孩子樣貌不像大哥,脾性做派卻與大哥像極了,那可不是說幾句軟話就成的事兒。」

四老爺不以為然,「他是長房嫡子、獨子,設法振興家業是他的責任,他若推脫,豈不是放棄了家族?明年秋闈他必定下場,在那之前鬧得聲名狼藉,他受得了?」

「有道理,的確是這麼回事。」二老爺笑開來,「就照你說的辦,到時把姿態放得低一些便是了。」

四老爺也笑,提醒道:「到時儘量別讓三哥同去,他最擅長的戲就是底氣不足還瞎咋呼。」

二老爺深以為然。

說曹操曹操就到了,三老爺氣沖沖走進來,撲通一下坐到太師椅上,質問二老爺:「你和二嫂到底是怎麼當家做主的?現在連口像樣的吃的都沒了,算怎麼回事?」

二老爺不怒反笑,「也不知是誰,我說要少買些衣料,追著我和你二嫂、四弟念叨了兩天,最終我們聽了你的,今兒你還有臉來找我說三道四?」

「我怎麼知道會遇上這種鬼天氣!」

「少跟我說廢話。」二老爺指了指上面的飯食,「找我有什麼用?我比誰吃的好不成?」

「你這是態度?一家之主得有容人之量,怎的連幾句話都受不住?……」

二老爺冷了臉,「你就是個攪事精,往後什麼事都不准你瞎摻和!」

「誰稀罕跟你一塊兒倒霉似的。」三老爺甩袖子走人。

一下子從雞鴨魚肉素起來,又不是主動齋戒的情形,誰都難免肝火旺盛。

這日起,顧府三天兩頭有人起爭執,不是男子在外院吵架,就是女子在內宅拌嘴。

而這還不算什麼,最要命的是有人生病無法尋醫問藥。

最先病倒的是二太太,染了寒氣,萬幸廚房還能熬薑糖水,每日喝幾碗,多蓋被子發寒,折騰好幾天,總算好了起來。

隨著天氣到了滴水成冰的地步,內宅相繼有人病倒,能做的不過是就地取材,用所知的法子幫病者緩解,橫豎是怎麼也不能鬧出人命。幸好,終究有驚無險。

同樣的日子裡,顧月霖每日睡三兩個時辰,時間主要用來準備科考,其他的時間不離習武,溫故學新,或是運功打坐,或是到後園與李進之、沈星予或君若切磋,進益與日俱增。

如此過了一個來月,顧月霖想換換腦子,去找李進之說話:「種棉花的事兒,我想自產自銷,你是什麼意思?」

李進之已經考慮過,「一起置辦紡織機、織布機,辦個作坊怎樣?情形好再逐步做大。」

顧月霖道:「我倒也是這麼想,但得仔細算算帳,看看劃不划算。」

李進之拿過紙筆。

第53章 怎麼樣的家族,能讓李進之毀掉仍不解恨?

顧月霖見他擺好架勢卻不落筆,笑,「你等什麼呢?」

「等你說了我記上。」李進之照實道,「我連棉花怎麼種都沒譜,蔣家老爺子寫得再清楚,瞧著還是有點兒犯暈,其他的更不用說。」

顧月霖報帳給他聽:「一畝地產二百斤左右籽棉,收成好能有三百斤,一斤籽棉可以彈出六七兩熟棉花,一斤半到二斤棉花出一斤棉紗……」

「你等等,我算算。一斤十六兩,六七兩就算是占五分之二……」李進之邊盤算邊說道,「那麼,一百畝地保守估計出八千斤棉花。一斤棉花七十文,棉布最低三錢銀子一匹,有沒有錯?」

「沒錯。」顧月霖給他潑冷水,「莊子上的管事、僱工等等的工錢,也得算進去。」

「但是種棉花不用交稅,朝廷一直犯愁的是種的太人少。」李進之一雙眸子亮閃閃,「這的確是個好營生,要知道,一畝小麥產量也就二三百斤,一石七錢銀子左右,滿打滿算得二兩銀子,而且稅很重。」

顧月霖頷首。尋常百姓最棘手的是,糧食本就勉強維持溫飽,不種米糧根本沒閒錢買,再想種進項高的作物也是枉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