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言明,卻也不亞於明打明地跟父親翻了臉。
一直在一旁看戲的魏閣老站起身,掰開揉碎了跟梁王道:「臣曾見過清河郡主的親筆手書,她列出的名單中,有當朝次輔紀閣老,且紀家三年間兩次找她牽線,只為剷除阻礙紀閣老仕途之人。凡此種種,已涉及半個朝堂。
「王爺,您要是真大張旗鼓追究清河郡主境遇悽慘之事,即便皇上答允,也會引得諸多門第心生恐慌。
「官員被捲入是非之前,一種情形是齊心協力地將人保下來,到那地步,梁王府便是手握半個朝堂的皇室宗親,世子爺下半生在皇上面前,要怎樣才能求得一份安穩?
「另一種是拉幫結夥落井下石,先一步將人置於死地,到那地步,梁王府便是開罪了半個朝堂的皇室宗親,世子爺下半生又要怎麼過?
「我再說些不中聽的,以清河郡主現今的情形,您不論為她做什麼,她還有福消受麼?況且如今沒有活過百歲的老壽星,您又何必為了一個不孝的東西,害得兒孫處處為難?
「清河郡主沒您庇護的時候,別人是把她當人,還是把她當個礙眼的物件兒,全在您如今怎麼權衡。」
梁王再也說不出話。
長寧和魏閣老欠一欠身,叮囑世子夫婦好生服侍,相形走出門去。
「紀閣老可有許久沒上朝了。」長寧說。
魏閣老微笑,「皇上念著他年歲大了,讓他好生將養。」
實情是皇帝前一陣正琢磨著讓紀閣老回內閣,照常處理政務,正猶豫著,就看到了清河郡主的供詞,將人又晾起來不說,且已暗中吩咐錦衣衛詳查。
長寧輕聲道:「令尊風生水起時,與紀閣老過從甚密,最終卻成了你的爛攤子,可曾收拾乾淨?」
魏閣老嗯了一聲。這麼多年了,要是還受父親的一丘之貉掣肘,他還混個什麼勁兒?
長寧輕笑,「說好了請你喝酒,今日如何?」
「求之不得。」
-
李進之搬離李家的事,只需詳細地吩咐下去,隨身家當好說,將李家餘下人等遷到外地是最重要的。好在早有盤算,再和手下商議出更縝密的章程即可。
是以,晚間他照常回了竹園。
顧月霖和君若正在描繪堪輿圖。
李進之問明情形,挺滿意的,又笑君若:「你在我和月霖家兩頭住不就得了?」
「用你的話說,就是留著年老之後用。」君若笑盈盈的,「自己蓋房子,多好玩兒呢。」
李進之莞爾。
顧月霖也笑,問李進之:「牙行的人腿都要跑斷了,勉強給我們找到了適合的地方,目前一個宅子大約占地十畝,夠用麼?你要是不夠用,那就住別處,正好給我們哥兒倆平分。」
李進之用扇柄敲了他肩頭一記,「想得美。說實在的,地方不小了。說白了,到最終,不就是一個人帶著僕人住麼?宅子太大了沒好處。」
顧月霖頷首。終有一日,蔣氏要和魏琳伊長久相伴,總歸要和他走上不同的路。
李進之坐下來,瞧著堪輿圖上的布局:外院倒座房之後,東面是書房院,西面是待客的花廳,再往後,東面是廚房,西面是馬廄;走過長短相宜的甬路,到了垂花門,左右是花廳,再往前走一段,東西兩面各有兩個院落;最後方,便是花園占地。
「花園有沒有倒不算什麼,好風景都在別處。」他說。
顧月霖卻笑道:「園子必須得有,再不濟,也得給劉槐留出種菜的地兒。」
李進之和君若忍俊不禁之餘,卻是深以為然。
君若問顧月霖:「有沒有跟劉槐說建宅子的事兒?」
「說了,他就一句話,和竹園的廚房一樣就成。」
「猜就是。」
閒談時,李進之少不得說起清河郡主回到王府的事。
君若掰著指頭算時間,「也就是說,清河郡主還剩五個月衣食不缺的好光景。」
「怎麼說?」
「有長寧長公主那樣最好的小姑子,就有壞的沒邊兒的,恰好清河郡主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君若心裡不知盛著多少門第的八卦,此刻自是少不得說起,「她對兄嫂過分得很,以為她爹打心底虧欠她,便像是誰都欠她的做派。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