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輔生平二三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15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官兵一臉的與有榮焉,說辭大同小異:「生得似謫仙的那位,就是連中三元的文曲星顧大人;神色端嚴冷峻的那位,是在御前行走的金吾衛指揮僉事沈小侯;樣貌清雋更似文人的藍衫公子,是錦衣衛里的指揮僉事李大人。三位公子已過來幾日,是長公主向朝廷借調過來的,別看那般清貴樣,大約比我們還能吃苦,只這幾日,吃喝就寢都與我們一樣。」

百姓嘖嘖稱奇,連聲誇讚三個人都是罕見的美男子,品行做派和樣貌一樣出眾是必然的。

不消片刻,兄弟三個聽長寧的隨從說了,不知道說什麼好。

「不可以貌取人幾乎是古訓,可大多數人只要在允許的情境下,便會以貌取人。」長寧笑道,「說實話,每日瞧著你們在跟前兒,我就跟看畫兒似的,火氣都能消減三分。」

三兄弟啼笑皆非,默契地想著,嘚瑟什麼?百姓背地裡不定怎麼好奇你的保養之術呢。

說到保養這回事,長寧幾乎全是跟真正保養的人擰著來的,其他的不提,只說閒下來手邊不離酒這一條,於保養就只有壞處。這真正是蒼天和歲月眷顧的女子。

天將擦黑時,隊伍按照估算來到了軍營。這裡先前駐紮的軍兵有大幾千。

營房空出來八成,足夠這些百姓容身,餘下兩成住的軍兵,一來負責百姓的飯食,二來防止意外,能隨時照應,要是有人起了衝突,也能當即料理。

百姓領回行囊,和自己的家人聚到一起,排隊等候安排。

營房裡,成婚育有兒女的軍兵不在少數,住處足夠安置尋常的一家;

平時幾個人住一起的年輕軍兵略多一些,一家幾口入住也沒什麼不便。

至於家中只有一兩個人的,可以與交情好的人臨時湊成一家同住,男女分開即可。

再如何的井井有條從速行事,也用了一個多時辰才安排妥當。

伙頭軍估摸著時間做好了飯菜。

長寧和三兄弟要觀望到明日才離開。

坐在預留的房間裡,有軍士送來與中午一樣的飯菜,另有兩盤炒雞蛋,一盤對半切開的煮雞蛋、一盤切開的鹹鴨蛋,有些緊張地解釋:「百姓送到伙頭軍那裡的,說是給殿下和三位小爺的一點兒心意。伙頭軍不敢收,卻架不住人放下東西就跑,連人都沒看清,又想著您四位這般辛苦,就大著膽子做了。」

長寧心裡暖暖的,笑容很是溫和,「沒事,百姓是心疼這三個小子了。」

軍士鬆一口氣,笑著退出去。

四個人說說笑笑地用飯,喝了些酒。碗盤撤下之後,長寧喚隨從取來北直隸的地形圖、河道分布圖,與三個人進行最後一次審視、確認。

工部與地方上的河道衙門都再三保證,只有他們報出來的幾個村鎮有被淹的可能,其他的地方不需百姓搬離。

長寧找不出疏漏,也相信他們,但心裡就是沒底,需要有人一再證實他們沒錯。

畢竟,雪災還容許百姓有個三兩日的轉圜時間,而大水則是直接要人命的東西。水性好的意外落水都不見得生還,何況是大雨暴雨導致的洪水猛獸。

顧月霖、李進之和沈星予,目前看不出門道的只有海圖,其他的都是一看便清清楚楚,能夠儘快做出分析估算。

他們每晚都要凝神斟酌許久,因為心情與長寧一樣。

田地被淹不可避免,再因為疏忽導致人命,便是他們的過失、罪過。

翻來覆去地琢磨討論,最終答案仍如前幾日一樣,沒有了。

日後若有傷亡,便是引流泄洪導致。

而在那種情形下生死難料的,是軍兵。

烽火狼煙一起,軍兵上陣要拼上性命;無戰事的年月,軍兵要打理屯田;天災人禍一起,軍兵要為朝廷百姓應急善後。

最可親可敬的人,在很多朝代卻被勞什子的士大夫文官嫌棄,被稱為武夫。

——這些是不能深想的,想明白的結果,只有寒心二字。昨日,長寧如是說。

端午前夕,他們就是這樣度過的。

轉過天來,端午節至,別說吃粽子,連粽葉都看不到。好在長寧和兄弟三人都不大看重過節,全不當回事。

在營房裡轉了轉,見百姓沒有不安惶惑,長寧放下心來,好言好語地寬慰一番,啟程到就近的縣衙門。

當地知縣誠惶誠恐地拜見,想是早已打聽清楚長寧處事的習慣,請安後便稟明正事:「搬出營房的軍兵、家眷,到了下官與相鄰幾個縣城騰出來的地方,家眷是化整為零,軍兵三五百或千餘人住一處。

「再有,沈小侯、顧大人、李大人和君若大小姐捐贈的一萬石米麵,已分別送到知府衙門和我們這幾個縣衙門的糧倉,絕不會誤了百姓的飯食。」

長寧滿意地一頷首,和聲給知縣和兄弟三人引見,「捐贈米麵的四個人,這是其中三位,君若要留在京城料理諸多事宜,不然也會趕來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