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輔生平二三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朕說的話,你聽不懂?」皇帝的目光一點點變得冷酷。

「兒、兒臣遵命。」齊王茫茫然地告退。

皇帝吁出一口氣,非常不解:「到底是誰給他的膽子?竟像是認定我會首先考慮他為儲君。」

「興許是別的手足一再捧夸之故。」長寧想著,其他的侄子也是壞,生生用言語的迷魂湯把齊王灌成了小丑一般。

元宵節的宮宴,皇帝不准齊王夫婦參加,賞賜宮燈時,倒是刻意多給了君若兩盞,又贊她辦差得力,另賞了幾十匹綾羅綢緞和幾樣珍奇的珠寶。

君若不覺得如何,長寧心裡卻真舒坦了。

正月未過完,刑部審理周業成參與的案子有了結果:周家屢次三番打著齊王的幌子作奸犯科,經手的買官賣官事件多達十九起,而出面斡旋這類事的人,正是周業成。

此外,周業成的原配並非周家所說的病故,是被周業成生生打死的,那女子的娘家再三鳴冤報官,奈何門第低,當地父母官看著周家的臉色行事,從不曾審理,倒是將那女子的兄長生生打成了殘廢。

比起原配及其兄長的遭遇,周業成橫行坊間、欺男霸女的行徑,倒實在有些不夠瞧。

刑部的意思是,所有參與買官賣官之人,一概按律論罪,周業成數罪併罰,秋後問斬。

皇帝准奏,對周家的處置,著意吩咐了幾句:「周家有罪者服刑,無罪者回祖籍,周家三代之內,男子不可入仕,女子不可選秀。」

接下來,就是齊王夫婦。

齊王自親王降為郡王,從速離京去封地,無召不可進京。

皇室打頭的兩個皇子,爭儲的餘地微乎其微,三皇子早夭,五皇子端王早逝,八皇子時年十七歲,興致在於四處遊歷,不曾入朝辦差,於是,最可能成為儲君的,便只剩下了排位四六七的秦王、楚王和燕王。

蔣昭的手札上,自然寫明了下一位帝王是誰,但顧月霖和三個手足並不知曉。

他們看過的內容,僅到幾年前的天災。

手札上每一條預言,無不關乎死亡、天災。

如果他們是皇帝、長寧長公主那般的位置,如果預言不是以天災為主,他們自然會看完。

如果不是確然高高在上的位置,如果確然經歷感受過天災的可怖、人力的渺茫,真不會有人有勇氣看完那本手札。

如果要一年年籠罩在災情的陰影之下,而自己能做的畢竟有限,那麼,提早做到盡人事便罷了,知曉的太多,人恐怕會發瘋。

再者,到底誰登基,跟他們又有什麼關係?

他們的抱負是為安邦治國竭力而為,站隊哪位皇子的事,根本不會考慮,絕不會做。要是不站隊也遭來日的帝王猜忌,那就撂挑子好了,誰會傻到指望仕途、生涯始終順遂?

進到二月,沈夫人自什剎海搬回沈府,盡心籌備星予的婚事,府里一派喜氣洋洋。

沈星予的未婚妻,是程放命月明樓的人手甄選出三個人選後,由長寧長公主和沈夫人共同選定的。

以程放的性情,原本絕不肯染指這種事,但星予是月霖至交,破例又何妨。

沈星予的未婚妻姓陳,時年十六歲,艷若桃李,端方磊落。

陳家門第不高,情形與顧月霖離開的顧家大同小異。陳氏從不做什麼一世一雙人的夢,成婚於她,成為末路是命,成為出路是幸。

目前在陳氏看來,這婚事是成為她出路的幸事,且有莫大的意外之喜:先前只曉得沈小侯與君大小姐交情不錯,親事落定後,君若尋由頭在外見過她幾次,她這才知曉,對方是未來夫君的異姓手足。

而君若,是她打心底欽佩仰慕的女子。

能與君若常來常往,時時目睹其風采的吸引力,遠大過那樁婚事帶來的益處。當然她也清楚,沒婚事就沒這好處。

陳氏對君若坦誠之至,諸多心緒全然告知。

君若聽了,稍有點兒哭笑不得。不過,這世間的夫妻比比皆是,日子過得千姿百態,如沈侯、沈夫人那般度日,反倒是相互都特別省心,星予哥哥和小嫂子就算全然效法,也沒什麼不好。

至於陳氏這個小嫂子,她自然是樂得多加親近的,也將人引見給了魏琳琅。

正所謂人以群分,陳氏與琳琅很是投緣。

至於君若曾記掛於心的曹家人,在成為問題之初就被程放解決了:洛兒是月霖的妹妹,也與他的女兒無異,他怎麼能不先一步思量到一些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www.loushuwu.cc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