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講起在別苑所見,道是目睹有人想要損毀別苑,這才到山林中躲避許多時日。
林深處的埳室與牌位一朝顯於眾人眼前,不由得引人對薛錦玉所說的確信了幾分。
有太后的手諭在,南安王不日便至燕京,卻未入宮面見太后,而是整頓兵馬,駐守在燕京城外。
與此同時,西川傳信,說是要為宋老夫人與薛錦玉請命,請燕京將筠山一劫的真相公昭於世,還先太子之名,伏罪退位。
而北地,沈將軍忽而帶兵快馬自連州而歸,持的是……先太子的手令。
至此,事態已有九分明朗,十三年前,筠山一劫的真相終顯在眾人眼前。
南安王回京的意圖亦然明晰,不是為探太后病情,而是為,報當年的弒親之仇。
兵家異動,援兵早已被沈將軍先一步帶兵劫下,鄭將軍守在城內,帶領馳援隊伍的是鄭家旁支的年輕小輩,在燕京之外與姜侯爺兩相對峙,不敢妄動分毫。
燕京城中可稱規模的,唯余鄭將軍親衛,與原駐守在城中的禁軍,可如今的眼睛,除卻鄭將軍與其親衛一心忠於皇上,其餘或為自保,或隨大勢,早已無法撼動圍困城下的兵馬。
燕京一時之間人心惶惶。
洛長安的兵馬在燕京城下圍了十日。
又一日入夜,姜滿正在營帳里與阮朝換藥,帳外忽而傳來幾聲嘈雜。
洛長安帶兵圍困城下,營地內有魏澄與明正司的人照應,外有留下的兵馬保護,守衛晚輩,不該是有賊人擅闖。
姜滿放下傷藥,簡單綁好細布,掀開簾帳。
士兵正押著個發掩兜帽的人,見姜滿前來,行禮稟報:「娘娘,屬下等巡察時見此鬼祟之人,她自稱是娘娘的舊識,要見娘娘。」
姜滿走上前去,垂首細瞧,對上那雙瀲灩的眸子,怔了一瞬。
她轉向幾人,道:「放開她罷,我的確認得她。」
幾人這才點頭,說了聲「得罪」,放開手。
姜滿瞥一眼伏在地上,久久沒能直起身的人,知她大抵是被那幾人扣押時扭了腿,遂伸出手:「有什麼事,我們到營帳里去談罷。」
二人先後走入營帳。
姜滿在案側坐下,問:「燕京城如今已經如鐵桶一般,娘娘是如何到這裡的?」
鄭貴妃摘下兜帽,露出那張不施粉黛,卻仍惹人移不開目光的臉來。
她道:「是宋洄助我。」
姜滿瞭然,倒了杯水推過去:「營地簡陋,只有用水招待娘娘了。」
鄭貴妃沒有坐,看一眼坐在案側的阮朝,便又聽姜滿道:「這裡沒有外人,娘娘有話,但說便是。」
鄭貴妃這才收回目光,走到姜滿面前,轉手,自袖中取出一隻木匣。
見她動作,阮朝下意識警覺,立時站起,手上已捏了匕首。
鄭貴妃面上並無太多意外之色,將她二人的防備也看做理所應當,緩緩將木匣放下,撥開小鎖。
木匣中赫然放著一卷明黃的捲軸。
是一道空聖旨。
「王妃娘娘。」
鄭貴妃喚了聲,柔柔屈身,道,「娘娘與王爺擁重兵,得民心,那人大勢已去,再如何掙扎也不過作困獸之鬥。妾知道,王爺與姜侯爺皆帶兵前來,更有沈家與西川的支持,鄭家無力抗衡,也無意做殿下與娘娘的敵人,做逆天違眾的罪人……」
「妾在此,斗膽,想為鄭家求一道旨意。」
姜滿垂首,看一眼她低垂的眉目,道:「可我所知,鄭將軍尚攜兵在城中護衛,燕京之外,正帶兵與我兄長對峙的,亦是你鄭家的人,如此看,娘娘與鄭將軍,似乎沒有達成共識。」
鄭貴妃依舊彎著脊背,自袖中取出一隻銅符,奉在案上:「兄長為舊主盡忠,是為虎作倀,其罪當誅,聽憑殿下處置,但兄長一人之事,當他一人承擔,鄭家的族人,那些跟隨他的士卒不能為他陪葬,妾是為他們而求。」
是一隻兵符。
姜滿的目光落在兵符上,眸色深了幾分:「你要放棄鄭將軍,哪怕反叛之皆加於他一人之身,哪怕,他死麼?」
「是,兄長執迷不悟,決意忠於他的君主,妾卻要庇護我的族人,十年前,我為了鄭家放棄宋清晚,如今,我也一樣會為了鄭家,放棄他。」鄭貴妃嗓音平靜,又道,「姜侯爺所見是我的小侄,他年歲尚輕,不知深淺,只要您應下我的請求,我會親自前去叫他撤兵,並……助王爺入城。」<="<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www.loushuwu.cc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