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黔伯府,可是宮裡賢妃的娘家。於情於理,吳老夫人這壽辰小宴就不該鋪排。關起門來,自家裡聚一聚圖個喜慶便算過了。冷清,但不會落下什麼話柄。
瑛王妃那就更不該當這時回娘家,想盡孝道向老祖母賀壽,可以岔開日子低調回一趟。又非整生,她這一來,豈不是令誠黔伯府為難?早兩天,東城各府採買就知道,沐寧侯府由小兒媳婦來赴宴,當家夫人跟世子夫人不會來。
今兒為什麼變樣了?還不是因著瑛王妃駕臨吳府,沐寧侯府得重視。
若非尚書大人於她家老爺有提攜之恩,梁夫人是當真不想摻和這些。明白瑛王妃與吳家想說和雲修撰妻子與溫家,向上賣好的那份心思,但也要挑時候。主意打得大,天時不利,小心弄巧成拙。
「您可別再誇了,我怕她當真。」
「祖母…」兩腮豐潤的張晴晴,害羞地頷起首,壓不住喜色,嘴角小梨渦悄悄顯露。
「好好,不說你。」只音才落地,張氏又轉向上位,沖沐寧侯夫人道:「臣婦記得世子家大公子也不小了?」
得,梁夫人暗嘆,這也是個不懂事的。沐寧侯世子膝下可沒庶出。他的大公子,不出意外,將來必要承繼侯爵。張氏還真是什麼都敢問。
沐侯夫人看了一眼已經臊得面紅的張家孫女兒,笑著道:「翻過年十五,還一團孩子氣,也就身量唬人。小年那會,他三叔家小囡囡才告了他一狀。」
在說她大哥,沐嫿立時出聲揭露:「大哥把糖包發圈上的小金豬都拆下來了,說糖包到娘那告一次狀就還一頭小金豬給她。」
「我可聽得清清楚楚。」雲從芊瞟了一眼上手的張氏,玩笑道:「嬸娘下午回去就抓來你妹妹,教她數數。」
「我前幾天就開始教了,可糖包盡會說一二三一二三,就是數不到四。一隻發圈上,有六隻小金豬呢。」
在場的大婦見小姑娘聳起眉頭,似極苦惱,不由大笑。堂當中的吳怡姝,看了眼上位的姑姑,見其笑容婉約,上揚的嘴角不甚自然略顯刻意,不由心頭一動。微側身,瞟過落在她一步外的溫雨琪、溫雨環姐妹,有了計較。
待笑聲歇了,她上前兩碎步,蹲身福禮:「怡姝見過昭毅將軍夫人,雲修撰夫人。」
「好標緻靈動的姑娘。」雲從芊餘光見弟媳已起身回禮,不禁暗罵弟弟,面上微笑:「快起來。」不過也不怪青哥兒拖沓,愈舒上頭有兩重婆婆。暫緩一緩,也是避免落口舌。先專注修書,攢攢功績,說不定時候到了可以連娘一道請封。
至於老宅祖母…規制擺著,官員請封,只能惠妻惠母。
「夫人雅名,小女也是早有耳聞。今日得見,方知什麼是閉月羞花國色天香。論標緻靈動,小女遠不及夫人萬一。」
建和九年京中頂尖勛貴公子求娶商門女,勞老父九請賜婚聖旨的事,可是流傳至今仍叫外界樂道。即使她長在襄州,都沒少聽。這位快三十了,容顏嬌色,不見歲月。雙瞳剪水,晶晶瑩瑩,其中無憂無愁。日子舒坦,是一目了然。
她剛所言,沒幾分誇張。
好話誰不愛聽?雲從芊抬手半掩笑,看向上位:「王妃娘娘這侄女,真是個趣人兒。」
瑛王妃莞爾:「能入得你眼,也是她的福氣。」有一點,她想不承認都不行。襄州吳氏不是曾經了,祖父高齡在朝強撐,後繼卻不力。
反觀沐寧侯府,近些年沐寧侯幾乎將朝中文臣得罪了遍,可雲崇青一起,形勢就不一樣了。
因著周計滿,三鼎甲算是共患難過,私交甚篤,往來密切。現在他們雖微末,可得聖心,幾年後會是何境況,難說。另,左都御史馮威,乃苗編修的伯父,會否因苗編修,對雲崇青所在的八皇子一系偏頗?
還有東閣大學士錢坪,也甚喜雲崇青…
她主張緩和溫愈舒與溫家的關係,除了博個名,亦是想叫溫家看清事態。偌大的吳氏,不能只靠祖父一人扶持。溫家想要未來,當全心全意效忠瑛王。
「王妃娘娘真是給臣婦臉了,臣婦算哪排面上的人。」雲從芊說著,就脫下了腕上的鐲子。
吳怡姝忙推拒:「夫人厚愛,小女心領。這太貴重了,使不得。」連退兩步,眼神躲避著那隻羊脂玉鐲。其母,吳大太太適時出聲:「我這丫頭是個眼淺膽小的,壓不住夫人的鐲子。夫人勿怪。」
早知吳家「崇尚」清平,今兒她特地戴了兩隻玉質上佳又不顯的鐲子。送不出去,是預料之中。可瞧著那避如蛇蠍的樣兒,雲從芊仍不免在心裡譏諷一番。順勢戴回鐲子,面上笑意牽強。
「瞧您說的,既然我這鐲子與姑娘無緣,那就待下回見再補禮吧。」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