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戶子,走官途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沐晨彬兄弟見狀,不做他想,忙拿空杯湊過去:「祝你們前程錦繡,一路繁花,歸來神儀依舊明秀。」

「多謝幾位兄長,崇青先干為敬。」

苗暉幾人隨後,端杯仰首,一飲而盡。辛辣穿過喉,燒進心裡,頓生豪氣。

「人生在世,也就短短几十年。」常俊鑫回味著濃烈,燒紅浮上面:「痛痛快快,何其美哉?」握拳重捶了下好友的肩,「千晴,金俊祝你千里行途,萬里晴空,好走!」

「好,」雲崇青拍了下金俊,看向明朗:「你們也是。」

依依惜之,終離別。幾人望著馬車漸漸遠去,不免傷情。站立久久,不願收回目光。馬車裡,雲崇青心情亦是難捨。溫愈舒抱住他,敲了敲車廂壁,吩咐車夫:「跑起來吧,咱們中午要到津州府。」

「是。」一聲響鞭打在車轅上,前方馬車聞聲加速。

靠在媳婦懷裡,雲崇青散著心中留戀,試著去想明朗與金俊的任命。明朗被按在了匯安潼周府,從那裡騎馬到蘄州,半日足矣。蘄州府現在的知府,乃邵啟河的胞弟邵啟海。蘄州府距西靈,只百里。

西靈鐵礦。

再說金俊,和澤省清樂府。清樂府在濟陽的東向,隔著條樂楊河。和盛錢行的大東家盛氏,老宅就在濟陽。

吏部對他們的安排…會是巧合嗎?那也太巧了。若不是,那背後又有誰插手?沐伯父、馮大人、冠家…亦或皇上?

分別將他們代入推演,雲崇青以為如果是沐伯父,對他應不會有隱瞞。馮大人?聽說大理寺查閱了有關川寧、南濘的許多記檔。若為馮大人插手,那是不是意味著大理寺已經懷疑上了邵關邵家?

回想過往,他會對邵家起疑,是因出身雲家,對邵家內里知道一二,尤其是「銀子」上的事兒。可大理寺不知道,故他覺大理寺懷疑上邵關邵家的機率很小。

冠家,有可能嗎?雲崇青蹙眉,沉定片刻,忽生一想法。冠家沒可能算計金俊到清樂府,那會不會是濟陽盛家,和盛錢行?自打金俊高中探花,和盛錢行、盛景賭坊屢屢示好。

盛家在宋朝時,就是和澤府大商賈,經歷了凌朝抑商,再大筆金銀資助異姓王封氏登高。大雍建成,又甘願作皇帝錢袋子。居安思危,若只有川寧薛家、南濘陳家倒,盛家許不在怕,但再添上一個輔國公府呢?

現川寧薛家案、南濘陳家案又再被翻出,難免有誰狗急了跳牆,所以鋪條後路在樂楊河那方。

重頭再捋一遍。於情,盛家跟金俊娘子家裡存著分親緣,雖淡薄,但也算和諧。於利,除了防著一手,日後若金俊做大得勢,盛家在朝里也有個親厚人了。要知,大雍建國以來,和盛錢行三東家,盛氏、金氏、越氏,就沒有入朝。

邏輯合上,雲崇青心裡有了偏向。皇上那,當前仍著重在清查宮中、盯緊冠南侯府、暗查孟元山,該不會在意一個小小翰林院編修外放的事。

至於明朗,潼周府與蘄州府同屬匯安,但景況卻大不同。明明兩府在一線上,可西靈那開出的鐵礦幾乎都走蘄州府那往外出。因此,蘄州要遠比潼周府繁盛。

這個結果,也是理所當然。冠南侯府、邵家幾代經營,怎可能差?聽沐伯父說,朝廷一直有意將運河開至匯安,建碼頭。只困於耗費極巨,暫時難以施行。

讓明朗去潼周府的,八成是張方越。馮大人也許會猶豫,但明朗梳理了潼周境況後,心中應是有計較。

他們在翰林院相處時日足一年,雲崇青自認十分了解明朗。明朗在內宅,能平衡好婆媳之爭,可見性情細緻。手段上不見馮大人的凌厲,但近朱者赤,絕非有勇無謀之輩。心中又存志向,潼周恰是好去處。

張方越此意,無非是潼周離京城千餘里。因為西靈鐵礦,那地兒多勢力盤踞,明朗一六品通判,真的是顆芝麻粒。

溫愈舒細捻著夫君細膩的肉耳垂:「在想什麼呢?」

「在想吏部對明朗、金俊的任命。」有了這麼一會兒,雲崇青心緒已恢復平常,將娘子轉個身納懷裡抱著,下巴擱在她肩上。

溫愈舒背靠著他,眼珠子一轉:「那你想出什麼啦?」

側首在她鬢邊重嘬了一口,雲崇青有意套耳上低語:「我發現啊…裡頭可能有和盛錢行和靖邊張家的事兒。」

細思幾息,溫愈舒覺正常,輕語:「別看和盛錢行數代營商,本性好似極重利。但重利,也可謂趨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