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白雪之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艾西禮心平氣和,現在是他有求於人,很能忍辱負重:「不想。」

林連雀見好就收,「什麼時候走?廚房蒸了蝦餃和燒麥,走之前吃點?」

「給我一桶冰。」艾西禮道,「我還有一些別的事要問。」

林連雀吩咐人拿來冰桶,續滿茶水,找了個舒服的姿勢癱在榻上,「說吧,想知道什麼?」

艾西禮:「我需要了解亞歷山大城。」

林連雀喝了一口茶,尋思片刻,笑道:「亞歷山大城啊——」

開滿帝國大學的皇后玫瑰就來自亞歷山大城。

亞歷山大城位於西大陸南端的一處海島上,這座聖城千年來一直以海風、白色大理石建築和盛產玫瑰聞名於世。

城市最西邊有一處高地,斜坡上保存著古神廟遺址,城市中心由新聖宮、科學院和諸國會堂三座建築構成,大三角區域周圍環繞著眾多湖水和玫瑰園,再往外,就是各國雜居之地。

西大陸五國在亞歷山大城都建有使館,分別占據了城市的五條幹道,除此之外,東方諸國與新大陸的商人也會遠道而來,建立自己的住宅和街區。

自十七年前大戰過後,亞歷山大城採取更寬容的治理之策,即使不是神諭信徒,也能在本國所屬的街區里建設異教廟宇,除了必須遵守的聖城法典以及和平條約,其他一切行為都在默許之內,各街區可以按照自己的傳統處理爭端,但一旦觸及條約或者法典,則必須提交給聖宮法庭。

如果說廣州是當之無愧的萬城之城,那麼亞歷山大城在世界上的地位幾乎僅次於廣州。這座海島城市毗鄰西大陸南部的黃金海峽,海峽盡頭則是萊赫王國、神聖帝國、查理曼帝國交界之地。千年來無數爭端發源於此,亦在此地結束。

帝王消逝、權力更迭,諸國不斷分裂又吞併,唯有亞歷山大城佇立始終。

艾西禮坐火車到帝國最南端,從海峽港口乘船,經過半天可以抵達亞歷山大城,聖城唯一的港口位於海島東部,經過層層手續,艾西禮拿到一份為期三天的通行文件。

他走出海關,抬頭便看到了亞歷山大城最著名的神諭之門。

艾西禮在無數歌劇和油畫中都見過這座門,由白色大理石砌成,城門內外開滿了皇后玫瑰。相傳這座門由第一批神諭信徒所建,那時海島上有一座巨山,信徒們鑿空山體,從中挖出象牙般潔白的石頭,先知認為這是神的饋贈,於是決定用其建造高聳入雲的城門。

據說在千年以前,西大陸從未有戰爭爆發的年代,最虔誠的信徒通過神諭之門,看到的將不會是人類城市。

而是登臨神的國。

現在是傍晚,艾西禮穿過城門周圍成群結隊的商戶和旅遊團,他提前背下了整座海島的地圖,一路穿行,從大三角區域繞到城市南部,路過幾處玫瑰園,最終來到一條街區前。

街區入口佇立著巨大的朱紅牌樓,飛檐斗拱,艾西禮不認得匾額上的文字,但他聽林連雀說起過。

這裡是遠東商人在亞歷山大城的聚集地,朱雀坊。

作者有話說:

第8章 掌心鐵

林連雀提前打過招呼,有本傢伙計一早等在牌樓下邊,看見艾西禮便招呼道:「是艾先生嗎?林老闆讓我來接您。」

在艾西禮打過交道的商人中,遠東人似乎有著極其驚人的眼光和記憶力。每個商人都精通數門語言,林連雀不需要紙筆就能心算成千上萬的流水,眼前的夥計也不例外,對方的帝國語幾乎沒有口音,艾西禮從沒見過他,但夥計一眼就認出了艾西禮,「老闆跟我描述過您的相貌。」夥計領著艾西禮往街內走,笑笑,「真是一表人才。」

朱雀坊內的建築大多以木結構為主,許多店鋪外都掛了竹簾,用青瓷缸栽培碗蓮和錦鯉,街道上漂浮著水沉香的味道。

艾西禮看到各家檐角都掛著鳥籠,林連雀跟他講過,朱雀坊以鳥雀為標識,各大商號都養著自家專有的鳥禽,門前掛誰家的鳥,屋裡就做誰家的買賣。比如林記商號,專養暗綠繡眼鳥。

「這鳥在廣州好活得很,地攤就能買,結果來西大陸一養一個死。」林連雀不止一次抱怨,「為了把這玩意兒在亞歷山大城養活,我也算是花了小半個家底。」

艾西禮聽出了對方的弦外之音,養的鳥越珍貴,在朱雀坊的聲名也就愈盛。

夥計帶著艾西禮拐了個彎,走進一條朝陽大街,一眼望過去,兩邊的鋪面前都掛著暗綠繡眼鳥。

夥計將艾西禮帶進一家茶室,上二樓,打開走廊盡頭的房間,「這裡原本是學徒住的地方,先生來得急,最近坊內幾家商號有些衝撞,各家都盯得緊,人手排不開,有招待不周的地方,還請海涵。」

話雖如此,房間其實已經安排得很周到,外看隱秘,內看開闊,四周屋舍相連,情急之下也方便退走。艾西禮放下行李,點頭道:「有勞。」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