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開著房車,去古代逃荒種田吧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15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許懷義老實應下。

孫鈺諱莫如深的又提點了一句,「總歸就那幾個人罷了,皇家的事兒,有宗人府,有皇帝,旁人不得插手,知道的越多越危險。」

「是,師傅。」

許懷義是個能藏住事兒的人,所以,心裡有秘密,並不覺得負擔,但這件事,卻沒有被朝廷壓下去,沒用幾天,就在京城沸沸揚揚的傳開了。

說啥的都有,各種猜測也甚囂塵上。

百姓們這麼大膽,敢議論朝政,完全是得益於開國皇帝,作為穿越人士,很清楚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堵不如疏,越是壓制,反彈的會越厲害,索性暢所欲言,只要不惡意造謠生事就行。

但這樣的『自由』也有弊端,一旦有人操控,輿論很容易失控。

就像如今,一會兒傳出是二皇子所為,甚至還羅列出一些所謂的證據,讓很多不明真相的人都信以為真,對這位名聲頗佳的中宮嫡子,一下子沒了好印象,只覺他虛偽狠辣,徒有其表。

但沒多久,風向便又改了,刮到了三皇子頭上,理由看起來也很充分,讓人真假難辨。

後來,四皇子也被拖下水,連大皇子這麼佛系的人都沒放過,甚至,後來,對他的猜疑越來越深,誰叫姚昌駿跟孟家是姻親,孟家嫡女又進了大皇子府當了側妃呢,這關係算是很親近了,姚昌駿私底下為其籌謀打算,再正常不過。

至於大皇子這些年對外營造出來的不爭不搶的形象,也遭到了質疑,被認為很可能是扮豬吃老虎,故意藏拙,以圖大計。

別說,這番猜疑越演越烈,以至於連其他幾位皇子都相信了。

想平息這些言論,最好的辦法自然就是儘快查明真相,給百姓一個交代。

可肖統領馬不停蹄的趕赴出事地點後,查探了一圈,卻沒啥實質性的進展,對方做的十分乾淨利索,沒有留下有用的線索,只能從打鬥的痕跡看,那幫所謂的山匪訓練有素,配合默契,且身手不凡,事後,消失的無影無蹤,讓人無從下手。

比私底下養的死士還要難查。

肖統領無功而返,去建興帝跟前請罪,末了建議,或許能從去年圍殺皇長孫一案上下手,因為這倆樁案子的手法太相似了,很可能是同一撥人所為。

過了一年,如今的手段更成熟,不好追查下去,但去年,還是有些破綻可循的,比如,那些山匪後來追著皇長孫刺殺了不止一次,次數多了,哪能回回都周全?

總露出點馬腳。

建興帝聽後,面上看不出什麼情緒,只不痛不癢的斥責了他幾句辦事不力,便打發他走了,接著,便又召見了定遠侯。

君臣在御書房說的什麼,無人得知,定遠侯從宮裡出來後,神色也沒啥異常,暗處不知道多少人盯著他的一舉一動,然而接下來,他卻並未有啥大動作。

查案的依舊是肖統領,卻沒過兩天,朝廷就對外宣布了案子的結果,兇手確實是山匪,跟幾位皇子皆無關,是當初平叛後,從登州、青州等地逃跑的那些暴民,落草為寇,成了山匪,心中記恨朝廷,這才殺了犯人和官差泄憤。

朝廷已經派兵前去圍剿,勢將進京這一路上的山匪都給除掉,還過往的百姓安寧。

第395章 懲罰

到了夜裡,小兩口也在車裡不止一次的討論過這些似是而非的八卦消息,真真假假的,跟上演大戲似的,你方唱罷我登場,實在熱鬧。

對皇家來說,卻不是件體面事兒,幾乎是把幾位皇子的不睦擺在了明處。

許懷義感慨道,「朝廷就這麼草率的結案了,唉,也就能糊弄一下百姓,明眼人,誰信啊?」

接著又譏誚的道,「不過,也不是沒好處,最起碼剿匪了,百姓們來往京城就安全多了,只是,下回再行這種暗殺的髒事兒,可就沒藉口遮掩嘍。」

相較他的不爽,顧歡喜就心平氣和多了,「朝廷不這麼處置,還能如何?」

真由著那些猜疑滿天飛,可不止皇家丟臉,朝堂都會不穩。

快打斬亂麻才是正道。

至於真相,再慢慢查便是,建興帝肯定也不會讓這事兒稀里糊塗的就揭過去。

許懷義鬱悶又無力的道,「我明白,這是眼下最好的處置方式,只是這樣處置,便是建興帝認定了是幾位皇子所為,怕丟臉,想關起門來解決,但卻放過了真兇。」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