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意可違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0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蕭恪走過去與賀綏站在一處,他方才只聽了寧芳信末尾一句,倒是覺得這小子有些個潛力在身上的,只是近前一看才猛地想起來這人是誰。

「怎麼?整個燕州都容不下你寧七公子鬧騰了,竟跑到了軍中來。」

上次見時天不怕地不怕的寧芳信聽了蕭恪這話非但沒有嬉皮笑臉地回懟過去,反而臉上的笑容僵住了一瞬,他低了下頭,略大一圈的頭盔也跟著垂下來遮擋了視線,他只能連忙用手扶了下。被迫抬著頭時,那些許狼狽盡覽無遺。

賀綏感覺到了不對勁,他先一步開口問道:「負氣跑出來的?」

從半年前見到寧芳信,這青年便是一副大大咧咧的模樣,有些個豪俠氣在身上只是不多,更多的還是富家公子的玩世不恭。這樣做著行俠仗義大俠夢的小少爺多多少少和寧家上下的行事作風不太相符,故而賀綏見他這副模樣最初聯想的自然是與家人生了嫌隙矛盾,頭腦發熱跑來從軍的。

寧芳信搖了搖頭,卻道:「算是吧。不過我也沒有地方可以回去了……」

「寧家出事了?」這回提問的換成了蕭恪。

寧芳信看了那個他父親大哥都巴結著的貴人,面上強顏歡笑道:「除了大哥,寧府已經沒有人了。他們……都死了。」

聽到這話,蕭恪與賀綏同時皺緊了眉。

蕭恪跟著便又問道:「何時的事?」

「兩月前。大哥恰好陪著刺史大人在外巡視,我與爹吵嘴出走,收到消息趕回家時……就都死了。」

「兩月前……」蕭恪喃喃自語了一句,心中卻在暗自盤算著日子,寧家出事的日子約莫正是他籌備離京赴邊關的日子。他第一反應是康王的後手,但轉頭想想又覺得這念頭委實有些荒謬了些。雖說霍奇是做了康王通敵之事的替罪羊,而敲定霍奇有罪的關鍵證據也確實是由寧芳遠等人所整理,但這並不足以招致如此報復,以康王的手段,更不可能做得如此明目張胆。只是若論強盜劫掠殺人一說則更是絕無可能。

思緒一時卡在這裡,蕭恪緊皺著眉,顯然將寧家滅門的事視作重要之事。

賀綏看了蕭恪一眼,接過他的話問道:「寧家乃燕州望族,如此血案可查出何人所為?」

寧芳信搖了搖頭。

寧氏是燕州望族,雖說北境名門世家的影響力並不能與京城那些王公貴戚相提並論,但邯州與燕州相距甚近,寧家滅門這樣的大事別說蕭恪不知道,就連身在邯城的賀綏也全然不知。

賀綏看向蕭恪,卻見對方朝他搖了搖頭,心中便已有了分寸。他將他什長叫了過來,臨走前不忘囑咐道:「軍令如山,但法理之下亦有人情,小懲大誡即可,切勿耽誤了正事。」

「是,卑職明白。」

「大俠……」寧芳信最後喚了一聲,只是未得到賀綏的回應,人就被什長提走了。

等無關之人都走乾淨了,蕭恪不由感慨了一句,「這寧家小子看著四不著六,倒有意外聰明之處。改日打聽了是誰麾下的,我出面要來,放在身邊教導一番,假以時日也能頂一番天地來。」

賀綏才轉回來面向蕭恪,卻無視那寧芳信的事,而是問道:「寧氏的事……可是與通敵之人有關?」

蕭恪搖了搖頭。

如今他已與康王有合作之誼,越是了解多一分,越是能想清楚此事的蹊蹺。

「既是兩月前出的事,那麼燕州遞送朝廷的奏摺必是在我出發來北境之時送到的,這事……倒確實意外,不過應當與那通敵之人無關。寧家與霍奇有隙不假,但與通敵之事並無甚關聯,沒必要鬧出這麼大的動靜只為遷怒泄憤,不合常理。」蕭恪神情凝重,說話間喚來了近衛,吩咐道,「派一人回燕州找魏子冉,讓他用信鷹跟京中聯絡,吩咐梁硯秋秘密去查與燕州寧氏所有相關細節及滅門始末,然後傳回來。另外,給九皇叔帶個信,請他從中制衡。」

近衛領命而去,賀綏心中卻生出了一堆疑問。

「你和康王聯手了?」

蕭恪毫不避諱地點了點頭,並解釋道:「我此次能夠順利來北境也是九皇叔從中幫了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