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靈打電話諮詢的時候,崔茗已經拿來了住院單和病人檔案登記表格,對照著上面的項目,逐一詢問王七娘。
當聽到王七娘回答今年二十九歲的時候,崔茗和古靈又不自覺地看了她一眼,看起來快四十歲了。
不,醫院裡大把四十歲及以上的青年醫生,比王七娘看起來年輕得多。
很快,古靈收到回復,把王七娘收到門診三樓的臨時病房,每天骨科都去查房。
三人一行又去了三樓,打開臨時病房的門,古靈和崔茗一起幫王七娘把衣服都脫了,崔茗又替她做了個人衛生清潔工作,才換上乾淨的病號服。
在此期間,王七娘的肩關節又脫臼了三次。
等王七娘局促不安地靠坐在床頭時,再次被古靈雙肩關節復位成功,又綁上了護具,這樣溫暖踏實又不擔心的感覺,非常陌生而令她驚慌。
崔茗安慰著:「你放心,門診結束就來陪你,營養科送來的晚食,我會餵你吃完。」
王七娘受寵若驚,差點從床上彈起來,不敢想,根本不敢想,語無倫次地回答:「不能……不敢勞煩你……真的……這裡真的太好了……」
古靈望著王七娘,心情前所未有地沉重,囑咐了王七娘許多注意事項以後,才把崔茗提前寫好的病人基本情況帶回病房。
邊走邊想,太子下山這麼久,般若寺的那些人有沒有一網打淨,有沒有受到應有的懲罰?
第133章 仙人法器
與此同時, 國都城永樂宮刑部、戶部、禮部和兵部官員,都在「煥然一新」的太子殿下的施壓下,高效工作著。
好不容易在大小般若寺盤庫結束的戶部全體官員, 看著禁軍給大小庫房貼上封條, 再看著沒日沒夜趕出來的、裝了十幾箱籠趕出來的帳冊, 眼淚都快出來了。
能活著熬到盤點結束,全靠大傢伙兒命硬,當然,仍然要感謝太子。
太子命人送來整整一箱「飛來醫館的筆」, 既不用磨墨、又不用抻紙,隨寫快干不沾手,隨手翻頁,清晰整齊。
不僅如此, 還送來了「飛來醫館式的高腳桌椅」,專給文書使用, 不再趿坐,坐得端正寫得迅速,雙管齊下,比以前快了好幾倍。
官員們滿臉喜悅的後面都藏著深不可測的心思, 盤點現場有「天眼」似的攝像頭,又有內侍官明鏡派來的內侍輔助,不論想動什麼樣的念頭, 都要思量再三。
而人就是這樣,在堆成山的工作量面前,想到「歪腦筋」的成本遠高於收穫, 再加上左右監督,衡量之後就只剩趕緊把事情做完這一件正事, 出去以後再想法子。
於是,成就了大郢罕見的盤點效率。
禁軍們將盤庫帳目放進箱籠,同樣貼上封條,運下山去。
戶部官員們順著延綿的石階下山,在上自家馬車以前,禁軍頭領忽然出聲:「太子殿下有令,戶部官員下山後立刻進宮。」
官員們只覺得眼前一黑,被關在這裡、完全隔絕消息,讓他們丟了多少通風報信的好機會;覺得完成盤點以後,會有不少時機傳遞消息。
怎麼也沒想到,還沒上馬車,就聽到了進宮的消息。
戶部尚書和侍郎遠遠互看一眼,太子有令哪敢不從?官員們陸續進馬車,長長的馬車隊到達山腳下,又繼續進城。
……
相比起戶部,刑部官員是不一樣的忙碌,因為國都城的大理寺獄和御史台獄都塞滿了,在太子的批示下還在麗景門內設了臨時獄,一樣塞得滿滿當當。
囚犯們雖然伙食粗鄙,但一樣要吃喝拉撒睡,由此而來的問題數不勝數。
偏偏太子殿下限一個月內全部審完,上到刑部官員,下到每個獄中的獄丞和獄吏們,個個腦瓜子嗡嗡的,瘋了吧?
一個月啊,每天在國都城跑馬舉證都舉不完的!
就在刑部上下兩眼發直的時候,太子命人送來了「飛來醫館的機仙們」以及各種機器。
大郢斷案無非是人證和物證,按慣例需要苦主請文書先生寫狀書,遞到京兆府,收下狀書以後,京兆府內派武侯搜尋並核對人證、物證……然後遞交順序升堂等等。
一樁人證物證俱在的案子,也需要至少一個月的流程才能定案,這還算是快的。
可是,當「飛來醫館的機器」和機仙們出現時,情況就截然不同。
一塊大幕掛起,機器打開,魏璋最先帶下山放在國都城各處的「隱藏手機」拍攝的圖像,就在大幕上播出,人證、物證、時間、地點……完美重現。<="<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