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問還好,一問之下,好些人不由自主地退後,染上疫病可不得了!
鄭院使示意大家都退後並保持安靜,戴上口罩,獨自替他倆把脈。
傷寒有個特性,高熱時脈搏相對較緩。
而尋常細菌病毒感染引發的高熱,病人的脈搏都會變得很快。
鄭院使反覆把握後告訴大家:「他倆因為反覆著涼和過度勞累而染了風寒,並非傷寒。」
在場所有人悄悄鬆了一口氣,又齊刷刷地看著鄭院使。
畢竟這兩日的人心惶惶可都是李知州和劉醫丞壓制的,他們四處奔波的身影映在許多人的心裡。
鄭院使拿出飛來醫館的紙筆,沙沙地寫了藥方,交給隨行太醫,太醫去庫房按方取了藥材,一併交給廚子:「煎煮成汁,給他們服下。」
廚子環顧四周,大灶都被占著,一刻都不得空閒,從牆角扒拉出小泥爐,才接過草藥包:「是。」
鄭院使又囑咐:「你們把他們送到溫暖又安靜的地方,先讓他們好好休息,等湯藥煎好,再叫他們起來服下。」
「是!」
廚子和幫傭把他們抬到書房裡,關好門窗,放下帘子,悄悄退出去。
鄭院使又把隨行太醫和藥材分成兩隊:「來人,帶路去悲田坊和城西病區。」
「是!」
……
鄭院使原以為李知州和劉醫丞冒雨四處奔忙染了風寒,才起熱病倒。
等他們去了悲田坊和城西才知道,情況比預想得更惡劣。
滑州城內藥鋪掌柜、夥計和醫師們,將近一百人,都因為看診、雨天轉運病患、分發藥材、給病患餵藥等等事情連軸轉,病倒了一大半。
沒病倒的四十五人,也是艱難硬撐。
病倒的裡面,又有大半起了高熱。
鄭院使這次帶了三十六名太醫,可悲田坊和城西收攏的病患有兩千多人,更讓人頭疼的是,全城還有兩百多孕婦臨盆在即。
太醫們立刻戴了口罩、穿上仿製的防護衣,接手了兩邊的治療,讓硬撐的醫師們抓緊時間休息吃東西。
鄭院使望著滿眼驚恐的病患們,只能默默在心裡嘆氣,這還只是城內的,城外的重病患更多更緊急。
景佑帝知道智能機的待機時間不長,移動電源充電次數也有限,向邵院長打聽到了待機王者——老年機。
所以,這次鄭院使一行人帶的全是老年機,反正只需要通話。
而楊功派去打探消息的人帶回了更加令人震驚的消息,衛河永濟渠貫穿滑州城,地勢西高東低,因為連續下雨,水位暴漲,城東的四條街坊已經被淹。
滑州城附近有大河經過,同樣因為連續下雨而水位暴漲,傷寒疫病勉強得到控制,水患忽然就近在眼前。
不得已,楊功只能帶領屬下去河道旁,準備用河泥灌麻袋,堆築起更高的防水堤,以免河水泛濫湧入滑州城。
鄭院使聽到這個消息,整個人都麻了,無奈之下拿出老年機,向景佑帝如實稟報,聲音都發顫。
景佑帝的聲音很平靜:「孤知道了。」
鄭院使怔怔地望著老年機,還是小心收好,這些都是從飛來醫館借來的,以後還要歸還。
反正人已經在這兒了,醫師嘛,看診治病,救死扶傷,來都來了。
這樣想著,鄭院使戴上口罩,捏緊鼻樑兩側,戴上護目鏡和防護服,走進危重病患的屋舍。
悲田坊,城西病區,醫師們雖然倒了大半,但被調來的勞力們仍然努力地熬粥、配補液藥,不為其他,只希望生病的家人能快些好起來。
第135章
月黑風高夜, 方沙城靜悄悄,神衛在城樓上巡邏,黑騎在城外營地休息。
城南屋舍的每扇窗都有亮光, 夜班醫護們在臨時開闢的治療室內,看所有人的傷寒報告、血生化和血常規。
三天治療下來, 沒有新增的傷寒病例。
蕭益和耶律儕等傷寒病人,因為用了退熱藥和抗生素,又及時補充□□和電解質,日常吃溫熱流質……身體雖然虛弱,精神卻又好了起來。
雖然四天前在飛來醫館的斜坡上出了大糗, 但不妨礙他們蔑視大鄲, 尤其是飛來醫館的醫師們全力救治,莫名有了一種優越感。
而這種優越感甚至讓他們忘了神諭顯現這樣重要的事情。
蕭益和耶律儕躺在榻上閒聊:
「你看他們住得那般奢華,衣食住行都是何等好物,不照樣圍著我們團團轉?」
「原以為擅闖飛來醫館, 他們就不給我們治病……不但來了,那叫一個輕聲細語, 體貼周到, 沒半點血性。」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