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殿下三思啊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畢竟偏愛與不公本就是一體兩面。

總之,沈卻金覺得太子先去宗正寺、再來沈家,就是一個再明顯不過的信號,一個他會幫清河公主找回場子的信號。

而沈里……

覺得他小姑想的有點多,沒想到他演技這麼好,騙的大家竟都覺得太子對他情根深種。

以沈里對狗太子的了解,聞時頌此時肯定在忙著朝事,哪裡有空搭理他的情緒呢?

事實也確實如此,一下回到東宮,聞時頌就被東宮的官員圍了上來。就今日早朝的爭端進行了討論,主要議題是他們該幫誰。

以左右春坊為首的官員認為,當然是幫世家啊,世家掌握著最純的血脈力量,這個世界終究是力量為尊,現在賣好世家,給他們的下一代一條活路,他們肯定會變成太子登基路上的鐵桿支持者。

陛下當年以沖齡登基,後面是如何親政的,又是如何維護了自己的統治的?不也是要靠世家嗎?只不過等後面皇權穩固了,老皇帝才開始了打壓有礙皇權的世家,算是老聞家過河拆橋的傳統藝能了。

他們也可以走一樣的路啊。

而以太子少傅為首的一派,則覺得應該幫真正有能力的清流和寒門,這才是如今朝上的中堅力量,也是最有話語權的一批人。

沒有人能逆著歷史的潮流而上,科舉取代世家,就是當下的主流,勢不可擋。

他們又何必去做費力不討好的事?

「殿下這個時候以幫助清流入局,肯定會得到天下學子的支持。」又恰逢春闈在即,聞時頌在民間的聲望肯定會在科舉來臨之後更上一層,天下人才紛紛來報,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這才是真正利於百年的上上計啊。

兩邊互不相讓,但至少能達成統一的是,這是入局的最好時機,絕不能把這個便宜讓給其他皇子公主。

大啟的皇子公主除了元後所出的太子,都有一小就寄養在朝臣家裡的習俗。

名義上,據說這樣是為了幫助皇子公主沾染煙火氣,不怕被龍氣壓了弱身,儘快覺醒血脈。

但實際上就是為了維持太子的正統地位,讓所有人明白,只有太子是太子,其他人在是太子的手足之前,先是如朝臣一樣的幫手。每個客居的皇子公主,自小就認清了自己的身份,斷了非分之想。哪怕是聞時頌這個太子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也沒有免俗。

這樣操作的結果,在作為嫡長子的孝賢太子還活著時,確實有奇效,孝賢太子的太子之位穩固的不可思議,沒有任何人起過逆反之心。

但問題是,孝賢太子死了啊。

所有皇子公主回到了同一起跑線,這也是如今奪嫡的暗流不斷涌動的原因,在其他公主皇子看來,你聞時頌與我又有什麼區別?大家從小都是外人。

並且,寄養在朝臣家中的這一弊端,在這個時候反倒是成了皇子公主們的幫手。

他們寄養的朝臣,天然就是他們的羽翼與勢力。

好比聞時頌,他從小就寄養在太子太傅家,如今對方一家就在盡心盡力的幫他鞏固大位。

最後,東宮的眾人齊齊開口:「還望殿下早做決斷。」

聞時頌到底有沒有把這些人的話聽進心裡不好說,但他那種明明在等待,卻非要假裝無事發生的情緒,倒是表現的挺明顯的。

至少在大太監洪梁看來挺明顯的。

他在讓宮人進來上菜時,都不用聞時頌開口問太子妃還沒回宮嗎?就已經先一步想太子之所想的開了口:「太子妃殿下還在沈家呢,據說他讓人叫了春華和秋實出去,說是吃完午膳後,打算再去一趟東市辦點事,然後再回來。」

「哦。」聞時頌心想著,我又沒有問,他愛回來不回來,幹嘛和我說這些?真是莫名其妙。就像今天的這些菜,都是什麼玩意,花里胡哨的,能好吃?「你……」

「奴婢已經讓人安排好車駕,和太子妃殿下商量了回來的時辰,一到點就去東市接他,下午之前准能回來。」

聞時頌還是什麼話都沒說話,只是夾菜的筷子倒是輕快了不少,雖然今天的菜色乍一看有些花哨,但吃起來還是挺不錯的。

洪梁見太子有陰轉晴,立刻又多嘴請示了一句:「需要奴婢去打聽打聽,太子妃殿下要做什麼嗎?」

「我很閒?」聞時頌嗤笑,他才不關心沈里。反正……他也能猜得到,無非就是昨天心野了沒玩夠,想今天繼續玩回本唄,不然他還能幹什麼?

事實上,沈里能幹的還挺多的。

這也是昨天晚上和聞時頌商量如何給小貓鹽的時候,聞時頌帶給他的靈感啟發,二百斤鹽對於一個人來說是很多,甚至有可能需要吃一生才能吃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