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角色體驗系統[娛樂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47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說來好笑。武晨遠在真正明白「導演」和「演員」是什麼的時候,曾經幼稚地想過要成為余尋光心中最好的導演。現在想來,其實那個時候他就有了「余尋光是最好的演員」的意識。人在越無知的時候會越自信,現在武晨遠已經懂事了,他再也不敢大無畏地想去做什麼最好演員的最好的導演。

余尋光每一年可見到的進步都在告訴他,這世上不存在最好,只有更好。

現在的余尋光永遠比前一年的要好。

於是他把從余尋光身上看到的點點滴滴拾起來,製作成記憶中最善良的琉璃放進大腦。余尋光的存在永遠提醒著他,指引著他。他有了目標,定了心,他狠下心砍去身上在成長過程中長出來的歪枝斜干,踏踏實實地去做一根筆直的大樹。

要做一個認真負責的人,要做一個行得端正的人,要做一個對得起別人對得起良心的人。

他強行把同學的命運攬在自己身上,以責任的重擔來約束自己。

現在,武晨遠想要成為余尋光也認可的人。

這樣會不會比較簡單?

武晨遠愛著蘭玉修,愛著投射在蘭玉修身上的自己,愛著和蘭玉修有著相同品質的余尋光。

因為這份特殊的愛,蘭玉修在前期的準備工作中就已經有了形狀。

和以前接觸到的角色不太一樣,蘭玉修的吸引人的就是他的腦力,這種腦力在劇本中通過他的「舌綻蓮花」來體現。但在演繹中,如何讓觀眾理解著這個角色的人物魅力,是一個挑戰。

余尋光為這種難度興奮了很久,在開機之前他就找到了潘澤永或者是武晨遠的空檔,頻繁跟他們現場表演什麼叫「我有一個想法」。

此前,余尋光嚮導演和編劇展示了蘭玉修的八種不同的演法。

兩位主創都很捧場,有好的地方,誇誇;有不好的地方,酌情修改。

遇到更多不穩定的地方時,余尋光需要根據對手演員的表現來調整自己的表演方式。

好在他最先和有重要戲份的苗連凱的扮演者武晨遠確定下來。

有前些年在舞台劇的經驗,武晨遠飾演起苗連凱來輕鬆了很多,但不是說他這樣就不需要努力了。有餘尋光這個卷王在身邊,誰敢安逸?武晨遠也不想過了這麼多年,再被余尋光認為態度不好。在無人催促下,他學習,請教,豐富,又用自己的汗水和心力將苗連凱更深層次化。

如此,便造成了開機之後一堆專業的話劇演員被他們兩個襯托成了新兵蛋子。

連左國明這樣的老戲骨都差點頂不住,在現場丟人。

演了第一場演講戲,左國明對比自己和余尋光的表現,端起保溫杯借著喝水的動作掩飾尷尬時,手都在抖。

差點真的被後浪拍死在沙灘上。

左國明跟余尋光合作過呀,跟幾年前的《官運》比起來,他沒辦法不感悟。

顯然,他遇到的是一個無時無刻不在用心,不在進步的怪物。

他仿佛不知疲倦,連年高強度的輪流轉都沒能讓他對戲劇和表演生出厭倦、懈怠的心。十年過去,他還像剛入行那樣對每一部戲抱有激情。他的時間當然不再純粹的完全交給表演,他會生活,會交際,會應酬,可是那些雜七雜八地東西反而成了他成長的養料。

余尋光恐怖的地方在於,他能夠把自己遇上的所有人或事化為己用。

左國明的腦海中甚至產生一個有些玄幻的想法:再讓余尋光成長下去,別說新生代第一了,他怕是要做中國男演員第一,要做中國演員第一。

左國明尚且如此,何況其他演員?

為了體現出蘭玉修的氣勢,在上鏡時,余尋光沒有藏著自己的功夫。他的台詞,體態,甚至是微表情,他把自己身上的每一根毫毛都融入進了蘭玉修。

部分演員在跟他對戲之後產生了怯場情緒。

也有一兩個受不了直接退組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