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假如克蘇魯小說都是紀實文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連山歸藏」熱度最高的帖子叫「滄海遺書」,樓主「密陀僧」。此遺書非彼遺書,指的是那些古往今來,失落在歷史長河中的書籍。

當然,既然已經遺落於滄海,在這論壇上能找到的,也不過殘本、偽作而已。

遠的如夏之《連山》、商之《歸藏》;寫盡馭民之術、堪稱先秦第一禁書的《商君書》,還有神秘莫測、近乎邪術的《魯班書》下卷;近的,有出版於工業革命早期的《霧都詭事》,成書於對康米主義者的獵巫時代的《瘋狂峽谷》,大多是洛書聞所未聞之作,甚至讓她懷疑都是禁書——楊海移那半本《南蛇北鳥》也赫然在列。

如果說先秦時代的著作歷經焚書坑儒、朝代變遷後失傳尚且不足為奇,那麼如《南蛇北鳥》這般成書於近現代的作品也殘缺不全,就十分詭異了——《霧都詭事》作者柯爾在寫完半本之後離奇失蹤,《瘋狂峽谷》作者菲利普斯在這部作品距離完稿只差最後一章時,於精神病院離奇身亡。

相比之下,楊海移尚在人世,已經稱得上十分幸運了。

熱度次之的帖子叫「異常事物檔案」,樓主「檔案館館長」。此帖收錄的,則是從古至今,那些不為大眾所理解、因而被當作傳說或者謠言的事件與物品檔案。

譬如東晉時期被稱作「民間版二桃殺三士」的奇案,當時士族豪飲成風,每有美酒佳釀,必爭相追捧。有一條街上住了三個狂生,一人名魯少安,一人名陸子喬,還有一人名林長升。三人本為好友,一日相約飲酒,因時興美酒「竹葉三清」只余兩壇,竟然當街拔劍相向,以至於一死一傷,震驚一時。

事後林長升回憶,從聞到酒香開始,三人就跟中了邪似的,視彼此為仇寇,渾然不記得昔日情誼。

而熱度第三的帖子,就是「四十九符文考」。

該帖的樓主選擇匿名發帖,但根據樓主從一年半以前,即楊海移被送往精神病院後,便再也沒有出現,論壇網友普遍認為,此帖樓主就是楊海移本人。

儘管楊海移在精神失常前聲稱已經破譯出「四十九符文」,但根據他在論壇上更新的進度,網友認為他有為博關注言過其實之嫌,事實上,他可能只是提出了一種破譯方法,並據此解讀出了一兩個符文的含義。

象形文字原本天然具備穿透時間的表達能力,但破譯四十九符文卻極為困難,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符文數量太少,二是缺乏對照,三是符文處在不斷的變化之中,真偽難考。

而恰恰是看似最大難點的第三條,卻成為了楊海移破譯符文的切入口。

楊海移對四十九符文真偽的爭議嗤之以鼻,他認為,每一張照片、每一個人憑藉記憶所繪的符文,都是真的!

他甚至提出了一個驚世駭俗的理論:符文坍縮論。

此處他援引了「波函數」這一量子力學中用來描述微觀粒子狀態的物理概念,用以說明自己的猜測:他認為,每一枚符文都處在不同形態的量子疊加狀態,如同非生非死的「薛丁格的貓」,只有當觀察者出現(包括攝像頭和人眼)時,符文才會坍縮為一種確定的狀態。

至於每一枚符文究竟有多少種狀態、為什麼不同的觀察者看到的形態盡皆不同,楊海移尚沒有來得及做出解釋,亦或者他自己其實也還沒有想明白。

楊海移的猜想雖然在論壇「連山歸藏」引發了很大反響,但據洛書掃帖一晚上的觀察,並沒有多少人真的相信他的說法——跟在後面起鬨的網友還是樂子人居多。

諸如「震驚,量子物理早在三星堆時期就已經提出」「四十九符文=大一統定理」「厲害了我的祖宗」等等熱帖,都是對「符文坍縮說」的調侃。

由於楊海移本人在提出「符文坍縮論」後便精神失常,在論壇銷聲匿跡,網友們@無果,只好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自己行破譯之事。

別說,一大群臭皮匠集思廣益,還真讓大家研究出了一點道道。

最初是有人提出,四十九符文中的第一枚,如果丟掉腦子單純看圖說話,就像「農夫與蛇」。

接著有好事者比對了不同照片中、不同人手繪的第一枚符文,發現雖然形狀各異,但若是充分發揮想像力,都能提煉出「人」和「蛇」的元素。而有意思的是,在不同的形態中,「人」有時候是豎的(活著),有時候是橫著(死了);「蛇」則有時候蜷曲(活著),有時候抻平(死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