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想還真是,」洛書不由坐直了:「50年代和80年代,分別是冷戰的開始和末尾。」
程玖引用《切爾諾茲克狂想》里的論斷:「冷戰的背後是神戰。」
洛書:「混沌的崛起?」
「50年代,是麥卡錫時代㉞,」黎鳴霄:「80年代……」
注㉞:指的是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美國「麥卡錫主義」反康米主義運動(前面提到「對康米主義者的獵巫時代」也是指麥卡錫時代),無數人被標記為康米主義者而遭到迫害(事實上,筆者認為這種獵巫至今也沒有停止)。
三人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獻祭?」
80年代,在埃塞洛克斯發生了三場疑似邪教獻祭:三起造成規模死亡的事故,電車脫軌、證券交易所踩踏、加油站爆炸,發生地點在地圖上近乎三角,而死亡人數構成斐波那契數列。
程玖冷靜道:「是四起。」
洛書一下子明白她說的是什麼,頓時感覺一股寒氣從尾椎骨升起:
1986年,切爾諾茲克核事故。
第103章 克蘇魯的呼喚(一)
1985年元旦的埃塞洛克斯,店鋪門口的聖誕樹大多還沒有收起來,整座小城寧靜祥和,絲毫看不出不久之後,便要連續發生三起不幸事故的跡象。
一名女學生路過一家書店的櫥窗,注意到聖誕樹上掛著一隻帶有華夏風格的裝飾風鈴,好奇地停步看了一會兒,然後她的目光閃了閃,抬腿走進了書店。
北亞美利加的小鎮,大部分沒什麼高樓大廈,全鎮最高的建築可能就是教堂的鐘樓。鎮子的規模通常也很有限,除了居民房屋,所謂的「市區(downtown)」往往只有一兩條街,全鎮的店鋪都開在那裡。
埃塞洛克斯因為毗鄰宇宙中心波士頓,又挨著阿卡姆,因而衍生出了獨特的宗教文化(不客氣地說,是邪教文化),成為北亞美利加許多吸血鬼題材影視劇的取景地,算是比較發達的小鎮,所以才會出現有軌電車這種大城市的新鮮玩意兒。
這家名叫「艾薩克的樹洞」的書店主要售賣恐怖奇幻小說,店主艾薩克·查維茲是個老宅男,那個時代還沒有興盛的二次元文化,只有地攤恐怖小說,因此他是骨灰級的神秘學愛好者,也就沒什麼奇怪的了。
根據情報,這家書店一度成為巴別塔真理密會的接頭點之一。
「艾薩克的樹洞」是為數不多提供包廂的書店,比較有私密性,而且因為主打恐怖詭異文學,就算你在包廂里聊些邪神啊獻祭啊的逆天東西,被人聽到了,也會以為你們聊的是小說情節而不當一回事。
按照常理,早應該把店主也發展成教徒,但因為艾薩克·查維茲有高強度網上衝浪,到處探討神秘學問題的「惡習」,真理密會認為發展他有泄密的風險,於是店主本人一生與神秘無緣,2019年壽終正寢,不能不說是一種幸運。
但在這條時間線上的埃塞洛克斯,他就沒有那麼好運了。
女學生,或者現在應該叫洛書,在書店草草轉了一圈,然後走到櫃檯前,借了一支筆,撕下一張便利貼,畫了一個符號,貼在櫃檯上,便走了出去。回到聖誕樹前,她露出一臉「我是誰我在哪」的恍惚,緩了一會兒後,走開了。
書店裡,艾薩克·查維茲發現櫃檯上有張貼紙,拿起來看了一眼,然後他的目光就凝滯了。
追尋神秘半生後,神秘終於找上了他。
書·艾薩克·洛從兜里摸出一大串鑰匙,憑手感試了兩三把,成功打開了櫃檯抽屜,裡面除了零錢,還有一冊厚厚的帳本。
帳本里記錄著近一年的消費名單——真理密會成員在這裡接頭的時候,往往要在包廂密談很久,多少會點一些咖啡甜點,只是用的多半是假名。
如果使用信用卡消費,就會暴露真名,所以他們多半是現金消費——但沒關係,洛書自有辦法。
她拉了一把椅子坐下,掏出櫃檯里的零錢,不緊不慢地在每一張鈔票、每一枚硬幣上都刻了自己的符文。當然,刻得很小,用放大鏡都未必能看清楚。
等邪教徒們來這裡接頭,只要多少買點東西,艾薩克·查維茲把零錢找給他們,洛書就能挨個家訪,把他們的身份信息給扒出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