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假如克蘇魯小說都是紀實文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並不是每尊石像都有眼睛,」程玖指出:「雖然可能是年代太久脫落了,但我覺得還是不要這麼簡單看待的好。」

「或許是兩種石像?」洛書揣測:「假設沒有眼睛的石像代表『人』『鳥』『樹』,正好是(其中一個變體)代表『死亡』的六號符文;那麼有眼睛的就代表『眼睛』『鳥』『樹』,是意義暫且不明的五號符文。」

洛書又提到她觀察到的「符文對稱反義現象」:「六號符文『死亡』,四十八號符文『復活』,處於對稱位置;跟五號符文對稱的,是『眼睛』『河流』『不可名狀』組成的四十七號符文『復現』。」

程玖大部分時候看起來都很困的眼睛難得亮了起來:「應該是『隔離』。」她快速解釋:「如果說四十七號符文『復現』是『用一種空間取代另一種空間』(比如常用的『混沌氣泡』),五號符文就是它的反義,即『阻止空間的替代』。」

洛書恍然大悟:「維持原本的空間,於是客觀上起到阻止亞空間入侵的效果?」

黎鳴霄提問:「存在兩種石像,是不是意味著存在兩層防護?」

「六號符文『死亡』,是第二層防護,」程玖給出肯定的推測:「我猜,如果『隔離』失效了,就會觸發第二層符文,形成一道『斬殺線』,殺死亞空間生物。」

當然,這些都是純蒙,關鍵還得破解石像背後的符號。但語言破譯這種事,在預知可能的含義和一頭霧水的情況下,效率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三人把石像背後的怪異線條一通拆分,「從結果倒退過程」,很快就找出了不少規律:相比三星堆青銅神像基座上那種極度濃縮的、只有亞空間裡才能看完整版的「四維符文」(三維+隨著「觀察者」坍縮到不同狀態的變體),石像背後是一種更「平鋪直敘」的「二維符文」。

怎麼理解呢?打個比方,同樣是一堆圖形,漢字是象形文字,而楔形文字卻從最初的象形文字演變成了表音文字(或者兼而有之),因此破譯格外地費勁……

洛書嘆為觀止:即使在神秘學表達的領域裡,也無法脫離一個文明的語言習慣!

第216章 海嘯(四)

當然,在破譯石像的連山學奧秘上有所進展的,遠遠不止他們三人。

「玻里尼西亞符文」給密大眾生最大的連山學震撼,就是符文原來也有不同的「語言」,遠比自己以為的自由度更高。

巴穎訝異地發現,石像上一些花邊似的紋理,細看和她頭髮的編織方法竟然有些相似——想到自己一直把符文編在頭上而不自覺,竟然有些毛骨悚然……

袁霖也想起了不少黑歷史:「我小時候練習畫符,以為這些都是封建迷信來著,經常隨便亂畫,什麼給『人』添一個草帽,給『眼睛』畫上睫毛……」

現在回想起來,這些操作很可能完全改變符文的含義,簡直是妥妥的作死!

還好那時候亞空間並未降臨,沒有混沌氣息來激活這些符文,否則恐怕是不能平安長大了。

不同連山家族傳承的神秘學,追根溯源往往來自不同的宗教,乃至不同的文明,加之融合了大秦那邊的克蘇魯傳承,原本就存在許多來自不同語系的神秘符號,只是以前難以證明誰是「正統」。

自從發掘九號祭祀坑,連山學界便開始以青銅神像為準——大部分「傳承碎片」中的符號元素,都能在四十九符文中找到似曾相識的感覺。

不過要造一座復活節島那樣的「連山學堤壩」,光有符文仍然是不夠的。石像應該「種進地里」多深,擺放位置如何考量,連山風水學和大秦占星術都有各自不同的算法,但毫無疑問都需要因地制宜。

不過無論如何,在這個全球性危機近在眼前的時刻,玻里尼西亞人的祖先為全人類留下了一筆豐厚的遺產。

雖然白牙暫時還沒有被尼莫海嘯波及,但亞空間的氣息已經從深海蔓延過來,足以進行一些實驗了。

密大師生一起在仿製的石像背後刻上了符文——一共準備了兩個版本,玻里尼西亞符文完全復刻版,以及連山學四十九符文版,布置在了實驗田附近和淺水養殖區,如果起效,應該能保護作物和魚苗不發生異變。

基因測序結果顯示,有「石像庇護」的動植物,基因穩定性明顯高於暴露在混沌氣息中的對照組。

雖然實驗時間尚短,不嚴謹的地方很多,但情況緊急,死馬當活馬醫,白牙島四周和倖存者基地已經光速布置上了「玻里尼西亞石像陣」,華夏其他地區也在準備著手量產石像。<="<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