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本王已死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嗯。「連雨年拈起白子。

丹家乃上古巫族世家,曾輔佐人皇東征西戰、篳路藍縷,是人族史書中「相」的源頭。

而今衰落,自有其定數,但傳承未斷。若非如此,那位只問蒼生不問鬼神的天子也不會派人尋來。

「他……」他頓了頓,「陛下急召我入京,究竟所為何事?」

內侍沉聲道:「丹先生聽說過妖蠱教嗎?」

妖蠱教,無妖有鬼,供奉邪異神明的鄉野教派,越是靠近帝京,在百姓間紮根的就越深,但觸角遍及大盛,丹桂鄉也在其籠罩之中。

「這就是我知道的全部。」連雨年落下白子,又拈起一枚黑子。

內侍垂頭,把聲音壓得更低:「三年之前,小臨安王遇刺亡故後,陛下盛怒,花了整整三年時間剪除先太子殘黨,將先帝特赦的先太子母家、黨羽及其妻妾母家等所有勢力連根拔除,卻在這過程中發現了先太子與妖蠱教的勾連,認為其很可能是先太子生前秘密籌建的組織,背後牽連甚廣,遠不止是一個鄉野教派那麼簡單。」

「陛下有心深挖,但遭到了一些……凡世之外的阻力,因而廣發聖旨,招攬有驅妖除鬼本事的能人,為調查此事的眾位大人保駕護航,掃清障礙。」

連雨年不緊不慢地排布棋局,掀了掀眼帘,並未因為他的講述而起波瀾:「陛下受大儒教導,諸位大人亦是受教儒學金榜題名,深受儒門子不語怪力亂神之說的影響,怎會相信妖蠱教里的『鬼』真實存在,還大費周章地做這種事?」

「陛下確實不信,在丹先生之前進宮的那些能人異士,也並未替陛下和大人們尋到所謂的鬼。」

內侍說到這裡,突然打住,拎起茶壺倒了杯茶,用微微顫抖的手端起燙茶,一飲而盡。

連雨年揚眉:「公公這是……」

內侍擺擺手,不知是因為茶水太燙還是情緒激盪,嗓音啞得厲害:「先生莫急,且聽咱家將那日之事告知於你,便明白了。」

十六天前,也就是內侍動身尋找丹澧的前一天,五名應召而來的捉鬼師、除魔天師等奇人一同進宮面聖,為陛下解惑。

彼時,三位領了徹查妖蠱教旨意的大臣坐於右側,陛下端坐於屏風後,眾人只能隱隱瞧見一道模糊輪廓,與他頭上那方動也不動的冕旒。

御書房內氣氛沉冷,大人們的表情很不好看,似乎是對陛下關注鬼神之說的事不滿和憂慮,讓那五人當即變了臉色。

所幸他們都是老江湖,念頭一轉就想好了對策,皆垂手聆聽聖意。

不多時,幾個內侍端上一隻水缸形狀的玄玉瓮,朝他們比了個「請」的手勢。

玉瓮通體純黑,玉質無瑕,又是極難得的整玉雕琢而成,輔以精美雲紋,是件不可多得的寶貝。

但如此寶貝,搭配的卻是一方用薄木板拼成的粗糙蓋子,這讓五人面面相覷,心中疑惑,一時間竟不知作何反應。

他們正思忖著,忽然聽見上首帝王喜怒不辨的聲音:「五位,上前將它打開,再告訴朕,你們看到了什麼。」

天子欽點,五人不敢再猶豫,紛紛走上前去,一齊伸手握住木蓋邊沿,將其掀開。

就在蓋子打開的那一刻,五人先是怔了怔,而後忽然雙目圓瞪,額前青筋暴突,雙手抓著脖頸劇烈地掙紮起來,掙扎幾下後又重重摔倒在地,仿佛被人摜倒,又被無形的繩索扼住咽喉般左右翻滾,沒過多久便憋得臉紫脹,喉間擠出「嗬嗬嗬」的聲音。

很快,他們的眼睛就像青蛙一樣向外凸起,瞪到極限的眼眶中血絲遍布,滿是驚慌恐懼。

五人在地上胡亂踢腿抓撓了一陣,突然又像被那看不見的人勒著脖子拖拽到玉瓮邊上,一人躺在一個方位上,將玉瓮團團圍住。

身體躺平的瞬間,他們便毫無徵兆地咽了氣。

而在那之前,御書房中已經亂成一團。

三位大臣護在陛下身前,高聲喊著「護駕」,內侍和近衛組成層層人牆,擋在前者與那五名奇人身前,都慌張而疑惑地環顧四周……直至那五個人死去。

就在他們停止掙扎的那一刻,四周所有聲音都被抽空,沒有人動,沒有人說話,都死死盯著地上的五具屍體和那隻玉瓮,沉悶的恐懼無聲蔓延開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