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之前,我還得去見一位故人。」
黎靖北聽言並未答話,亦未再追問,只靜默地望著她,狐眸幽深。
唐瓔心裡清楚,以這傢伙洞若觀火的本事,既然能猜到她上回見的人是朱明鏡,那麼這回見的人,他想必也猜到了。
他既未問,她也不必過多解釋,只微微彎眸,以口型比了個「夫君等我」。
見她如此,黎靖北久違地翹起了唇,瀲灩的曦光灑進他深邃的瞳孔,妖冶奪目。
「夫人早去早回。」
第168章 第一百六十七章「君之所託,某必不相……
午後,雨過天晴,惠風和暢。
春日的畫舫飄蕩在護城河上,似錦鯉游過,留下一串串波光粼粼的倒影。
煦日下,一青衣男子仰面斜倚在桅杆上,眉宇清雋,姿態閒適,烏髮隨著微風而舞,低眉抬首間透著凌人的意氣。
見緋袍女子上了船,他翩然一笑。
「你來了。」
這一笑,恰似邗江邊的那一瞥,恍如隔世。
唐瓔有些恍神,旋即低下頭,淡淡地「嗯」了一聲。
今日一早,她同時收到了兩封邀約信。一封約她午後去護城河,而另一封,則將會見的地點定在了紫金山。
這第一封信的落款,正是墨修永。
另一頭,男人望著朝他款款走來的女子,眸中深雜再也掩飾不住。
今日一會,或是永別。
自興中一別後,二人未曾再見面,草長鶯飛,積雪消融,爾來已經四月有餘。
大殿上,三司長官聯合上奏,力證承安門前的屍體是為孔青,而非孔玄,還原宮變當日真相,隨後事態扭轉,莫同的冤屈被洗刷,而他這個「莫同之子」,自然也就不用背負千古罵名。
在工部的這些年,他政績斐然,若留下,或可升為侍郎,然他並未如此,乃是自請前往興中,完成先父遺志,守護百姓安寧。
願景雖大,卻抵不過自己的私心,故此在臨行前於畫舫設宴,只為見她最後一面——
「我跟令姝和離了。」
令姝是他的妻,也是他老師鍾謐的次女,往昔他為救舒姨娘母女出火海,考取功名,不斷在京中積攢勢力,而迎娶首輔之女,恰是踏板之一。
他並不為此感到愧疚,和離的事兒是鍾令姝提出來的,而他,並不認為這有什麼不妥。
周皓卿是鍾謐的長婿,他的叛變對鍾府來說是一次巨大的打擊,鍾謐下獄後,鍾府更是雪上加霜。
與令姝和離後,坊間有流言傳出,皆言他見風使舵,薄情寡義,他卻無意辯解。
先不說興中苦寒,本就不是令姝那般嬌生慣養長大的閨秀待得慣的地方。更何況,他們心中各自有人,原本就不該結合。
這是他的私事,他本不該講給阿瓔聽,眼下也並非合適的時機。
可他……
就是想說。
昔日在邗江邊,他違心的那句「嫁給太子,不是挺好的嗎」令他抱憾終生。他痛恨自己沒有交代的離開,也明白如今就算有了交代,也改變不了什麼。
縱然如此,他也不想留下遺憾。
熾烈的日光下,碧波蕩漾,白蓮搖曳,蓮心沁在湖水之中,蓬勃清潤,馥郁芬芳,一如眼前的女子。
墨修永望著她,思緒回到了年少時。
那時的他,無憂無慮,意氣風發,倚著為裴序辦差的由頭去了維揚,實則不過遊山玩水,逍遙自在。
也正是那時,一抹旖旎的風光闖入了他的世界。
印象中的女子寡言少語,氣質出塵,清雅中帶著幾分靈動,似一隻狡黠的小鹿。
不知從何時起,他的心也跟著生了牽掛……
時過境遷,邗江邊那個浣足拾栗的女子早已遠去,如今的她,緋袍加身,氣勢鏗鏘,眉眼秀麗如初,卻也承載了很多他看不懂的東西。
而另一頭,女子並未對他和離一事做出評價,眉眼微垂,始終一副淡淡的模樣,似乎並不在意,聽他似有辭官之意,只頓了一下,道——
「在興中時,你曾刻意隱瞞孔青的身份,意圖混淆視聽,是為欺君,然而宮變那日,你卻給裴鎮府使去了信,令他及時趕到了南陽宮,是為救駕。如今功過相抵,加之周小公子的忠心,縱使周皓卿叛亂在先,伯府也並未被抄家,是以你也……不必急著走。」
是挽留的話語,墨修永卻並未感到驚喜,只因他明白,阿瓔此言,不過是想為君王留賢罷了。
遂乾脆地搖搖頭——
「我欲去興中。」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