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上,宋崢怎麼會有這種機關連弩。屬下記得當初這種齊發連弩是有揚州刺史府設計出的圖紙打造而成,聽說尚在研製中,至今還未給送去洛陽……」
鍾櫟的目光一直盯著宋崢腕間的連弩,面色沉重。
「他非要在本官眼皮子底子用這連弩,便怪不得旁人了。」季桓淡然道。
「待本官生擒了宋崢,直接帶去刺史府去,齊瓊之若不能給本官一個交代,便會生咽下此事,反倒白送本官一個人情。」
「再者,不是齊瓊之,那也和刺史府的人脫不了干係。宋崢,刺史府,青澤山,倒還真叫本官刮目相看。」
自冀州的事了結後,他心下也猜到宋崢或許生還的可能。不過那時並未將之放在心上。
宋雍已死,其部曲也早在和胡人與幽州兵的交戰中折損殆盡。宋崢就算活著,也不過是一條喪家之犬,苟且偷生而已。
至於為何會選在揚州,季桓眯起眼眸,若有所思的目光沉沉落在宋崢身上。
此次他來揚州吳郡,以欽差之名來料理吳郡的這些事只是其次,郭晟另留了一件要事與他。
郭晟過去同他謀劃,雖從小皇帝那裡禪讓來了皇位,可卻並沒有拿到傳國玉璽。
皇位到底是怎麼來的,他們心底門清。郭晟想堵住天下人的悠悠眾口,坐穩那個位置,必然要拿到傳國玉璽,徹底令天下人臣服。
至於這傳國玉璽,也非是小皇帝不願交出,實則他自己在位數年來,都未見過傳國玉璽。
郭晟和季桓幾經推敲,最後認為傳國玉璽極有可能在前朝的定昌宮變中遺失。
小皇帝趙津的父親——永嘉帝,皇位得來的名不正言不順,他最開始曾被靈安帝封為膠東王。
當年欽天監曾算出太子克父,晚年的靈安帝因為對定昌太子猜忌不已,幾次三番動了廢太子而立膠東王的念頭。
定昌太子被逼得發動宮變奪權,然事情敗露,靈安帝一怒之下賜了太子府眾人以死謝罪。
然而靈安帝後來才徹底查清定昌太子宮變的緣由經過,竟是他聽信讒言,被那欽天監等人矇騙,冤枉了太子。
但定昌太子闔府覆滅,就算靈安帝死前為其平反,也挽回不了這場死局。
自那次宮變之後,靈安帝,永嘉帝,再到後來的小皇帝,凡所下發的政令公文,皆改用私印。
礙於皇帝尚在,且都是大雍血脈正統的帝王,文武百官才未對此事上疏糾正。
郭晟私下裡派人撅過定昌太子的墳塋,里里外外全翻遍了,仍是不見玉璽的下落。
唯一叫他們查出了破綻便是,墓里定昌世子的趾骨竟足足有九寸長!
定昌世子死時不過十一二歲,身量還未長出,卻有這樣的大的腳。
季桓幼時也曾做過定昌世子的伴讀,他自是知曉這位世子的情況。定昌世子身量本就不高,身形又單薄羸弱,十一二歲的孩子,不可能會憑空生出一雙大腳。
郭晟旋即懷疑定昌世子假死逃生的可能。放下的心又高高懸了起來。
永嘉帝此人平庸無才,又荒淫殘暴。登基後,大肆寵信宦官,曾多次默許宦官干政,同朝臣分庭抗禮。
包括當年的永嘉之亂,也是永嘉帝聽信讒言誅殺了戍邊大將魏平,這才使得胡人攻入洛陽,永嘉帝倉惶之下逃離長安。將大雍的萬千黎民置於胡人的鐵騎之下。
政事越來越頹廢腐敗,各地手握兵權的封疆大吏開始不滿永嘉帝的行為,紛紛擁兵自重。
到了小皇帝登基,大雍的天下已名存實亡。
他郭晟在這場亂局中脫穎而出,重新平定天下,建立新朝。可壞就壞在,他過去曾是大雍的臣子。
當年的定昌太子仁義忠善,還曾親自出兵於揚州一帶平定海寇作亂,在民間破得百姓愛戴。
如今并州、幽州、冀州、兗州、豫州、司州都是他們徹徹底底打下來的。而揚州、荊州卻是見勢不對主動歸降。
天下初定,新朝尚且根基不穩,定昌世子早不出來晚不出來,偏偏在他一統天下,收拾亂局後現身,很難不令郭晟起疑。
且揚州又曾有定昌太子的舊部。若定昌世子想要起事,必不會越過揚州這個「故地」。
這件事始終是郭晟心底的一根刺,為此他特意囑咐季桓,在揚州要特意留意定昌世子的動向。
茶麵上當縈繞的熱氣漸漸消散,季桓收回思緒,想到底下那處「兄妹情深」的戲碼約摸該到了精彩處,唇角不由扯出一絲諷笑來。
另一廂,宋崢同那幾個侍衛廝殺完,想也未想,直接攥上辛宜的腕子,頭也不回地扯著她跑:
「想必此處還有旁的幫手,綰綰快隨我——」
話還未說完,身後忽地一涼,一把匕首從他腹部徑直穿過!
第50章 :強取豪奪你我之間,永遠不……
意識到什麼。宋崢當即挑起長劍,一把掀翻了「辛宜」的幕籬,入目的竟然是另一張生疏的面孔。<="<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