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紅樓同人] 當紅樓女兒進入其他名著世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他細看了下小黃月眉眼,冷不丁道:「昨日,賢弟是否曾去寒舍?」

對此,小黃月昨夜已有準備,並不被他突襲問話影響,從容笑道:「哎呀,我昨日被父親叫回去守家,他與家母帶著我那同胞妹妹出門探親了,卻不知去了何處。」

諸葛亮點頭,目光中仍有懷疑,還待再問。

小黃月已轉了話題道:「賢兄不是在學業堂住讀嗎?為何有幸在此相遇?」

諸葛亮笑道:「昨日接到家兄報平安書信,未免叔父懸望,特意趕回去告知。」

「恭喜!恭喜!」小黃月拱手大笑,有意做得豪邁不羈,勒馬與諸葛亮並行,粗聲大氣道,「令兄還在徐州嗎?」

諸葛亮搖頭:「徐州被曹賊兩次屠戮,如今更是淪為征戰之地,如何還有平安可言?我兄另投江東孫策處,現在該處某得一職,才與我們寄信報平安。」

小黃月嘆道:「曹操為父仇遷怒無辜百姓,實非人傑也!」

諸葛亮冷笑:「替父報仇只是奸賊藉口罷了,兵犯徐州皆因其野心。此人生性殘暴,私心甚重,比當年董卓更加可怕!」

小黃月道:「當年董卓為禍京師,曹孟德也曾持七星刀殺賊除害。此後事敗,他與袁紹更是召集十八路諸侯,舉義軍,討董卓。如此作為,想來應比董卓靠譜些才是。」

諸葛亮嘆道:「董卓匹夫之勇,禍國禍民不過一時之患也;曹操當世奸雄,智謀武力皆為一時之選,如今挾天子以令諸侯,漢室已危若累卵矣!」

小黃月忽起一念,奇道:「以諸葛兄看,當今天下還有誰,有能力挽狂瀾於將倒?」

諸葛亮道:「袁術,冢中枯骨;袁紹,好謀無斷。劉景升,不思進取,受荊州士族掣肘而不可自拔;孫伯符,剛猛有餘,韌性不足,占據江東已是其極限。劉璋、張繡等皆庸碌小人,世上已無英雄矣!」

他仰天長嘆,面色沉重。

馬蹄聲噠噠,兩人沉默前行。

小黃月腦海中忽冒出一人來,道:「劉玄德,何如?」

諸葛亮凝神細思,緩緩道:「當年,曹操重兵圍困徐州,劉玄德雖兵微將少,仍仗義入徐州相助,勇也。」

曹操一路屠城拔寨,逼近諸葛氏世居之地琅琊陽都前,叔父已帶著他們兄弟前往豫章,大哥諸葛瑾自願留下看守家業祖墳。

還未行至豫章,就傳來陽都周邊被屠戮的消息,叔父憂懼病倒,兩個姐姐正當妙齡,不好拋頭露面。

他當時不過十三歲,出面奔波求醫,尋找舟車館驛,安撫弱姐幼弟,日夜照顧叔父。

只有夜深人靜時,他才敢望向家的方向,默默替留守的大哥憂心。

一日,好容易趕天黑前找到驛站,他向當地驛丞打聽徐州情況。

那驛丞道:「徐州雖被重重圍困,但有北海孔融、平原玄德公帶兵前去救援,想來應是無礙。」

那一夜,他第一次聽到劉玄德的名字。也是那一夜,他終於在異地安穩入睡。

雖然,第二日就得知劉玄德帶去的不過三千人馬,在曹操大軍面前,無異於以卵擊石。

諸葛亮望向東方,天已大亮,隱隱有紅光現出山坳。

他繼續道:「此後陶公三讓徐州,劉玄德時無寸土立足,仍堅辭不受,仁也。」

「我聽聞劉玄德自起事以來,廣播仁義於四海,所為皆合於大道人心,智也。」

「劉玄德為漢室宗親,比其他諸侯先占忠義之名。」

「只可惜,此公勢單力薄,運道不濟,屢戰屢敗。」諸葛亮看向遠方,聲音高昂了些:

「若十年之後,劉玄德仍能屹立於群雄之間不倒,無論勢力多寡,皆可稱為英雄也。」

「嗯!」小黃月點頭,她心頭隱隱有種劉玄德很重要的念頭,便堅定地道,「劉玄德必不負兄所望,定成當世英雄!」

諸葛亮笑了,一字一句道:「無論這位漢室宗親未來成就如何,能在此爭權奪利殺伐不休的亂世,仍堅守仁義忠信之名,他就是照亮這昏昏世道的一縷亮光!」

話至此處,適逢東方紅日乍出,萬道金光瞬間遍灑天地。

諸葛亮揚鞭指向東方,朗聲笑道:「此乃吉兆,劉玄德未來如何,咱們兄弟且拭目以待!」

第87章

小黃月到學業堂不久,就覺身上發熱。

她先時不以為意,早課結束時,眾學子起身謝師,她眼前一黑,險些跌倒,幸而一旁的龐林扶住。

兩人勉強相扶著走至膳堂,小黃月身上已沒有一點兒氣力,坐在案桌前,等待龐林前去拿食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