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開業要打折七天,真的是人山人海,我就在裡面穿行,看看他們到底是怎麼做的,結果我發現,他們完全不一樣,他們的服務真是讓任何人都挑不出毛病,而其中最有特色的,則是這個——」
他將桌子上壓在南州肥皂廠下面的稿子抽了出來,亮在了主編面前,「這個小姑娘叫劉慶芬,她花了一塊三毛六買了兩根瑕疵特價的鋼筆,一號店居然依舊送了她一瓶墨水,和給她抽獎的機會,然後,她被抽到了大獎,一台價值1599元的21寸彩電。」
「這就是我要的方法,這就是我的專題需要的內容。有了一號店,有了這個故事,這個專題才能落地,有意義。」
主編沒說什麼,而是低頭看了起來,半天抬頭問了一句:「你沒有採訪一號店的任何人?」
徐飛點頭:「我認為這才是最真實的,我不問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也不需要知道他們這麼做有什麼好處。我只要告訴大家我看到的,和顧客得到的,以及顧客所滿意的,這就足夠了。」
6月14日,周一。
剛剛經過一天的休整,幾乎所有人都是飽滿著精神去上班。
劉慶芬也一樣,就在上個星期,她將下午的兼職辭掉了,從這個星期開始,她只需要每天早上五點送報,她動作一向快,最晚到了中午,就會結束,剩下的時間,她會自家在家學習,到了晚上,她就去上夜校。
從六月開始複習,她相信來年七月,她一定可以考出個好成績。
今天,她照舊是拿到了報紙先看一眼。
她一眼就看見了那篇文章,徐飛寫的,叫做《獎品是21寸大彩電》。
跟徐飛對自己說的題目一模一樣,甚至還有一張配圖,就是周漁給她發電視的現場照片。
劉慶芬幾乎不可抑制地激動起來,她連忙看下去,發現這是一篇從她領獎開始,通過還原她購買鋼筆的經過,從而將一號店的服務態度凸顯出來的文章,試衣間,體驗館,試吃試喝,幫著省錢,一點點一樁樁都是真事!
這可太好了!
而與此同時,無數拿到了國家日報新一期的讀者,都發現了這篇文章——題目太吸引人了!
什麼?居然有地方可以用一台21寸彩電當獎品?
什麼?居然有個體戶開的門市部這麼大?
什麼?居然還有服務態度這麼好的地方?
劉慶芬在鋼筆櫃檯前可是有三次離開的機會,第一次是她發現太貴了沒問就想走,被細心的張曉紅留住了。
第二次是張曉紅看出了劉慶芬的窮困,給她找到了便宜又好用的鋼筆。
第三次則是知道劉慶芬是需要兩根鋼筆後,拿出了有瑕疵但不影響使用的鋼筆,並且同樣贈送墨水。
不過短短几分鐘,卻讓劉慶芬花最少的錢得到了最需要的兩根鋼筆,張曉紅的服務態度是大家渴望的卻難以見到的,就如同記者徐飛在文章中說:表面上看,這是張曉紅的個人素質,但她能在這麼繁忙的時候,願意這麼做,可以這麼做,只能說明一個真相:這就是一號店的服務宗旨。
周漁還在村子裡呢,都不知道,一號店突然紅了!
第54章
周漁好久沒回家, 林巧慧和周朵都挺想她的,所以見完顧承耕,她就準備在家多待兩天。
王建打電話回來的時候, 她正在村委呢。
村長跟大家說了擴大規模的事兒, 大家討論了幾天,倒是都願意, 就是心裡有點沒譜,想要聽周漁說說。
用老村長的話就是:「他們都信你,你開口大家才覺得有譜了。」
這有什麼?這天早上十點——大家趁早忙完了棚里和地里的活,周漁就等在了村委, 跟村里人說說該怎麼做。
這可是關乎全村生計的事兒, 所以九點半左右, 就已經來的差不多了,周漁順便就問了問, 大家想知道什麼,最關注的當然是收入問題。
當時約定的是,到了七月, 周漁就放開蘑菇價格, 按著批發價收購,但其實到了五月, 天氣熱起來,蘑菇棚就不用燒炭了, 成本降下來, 價格也便宜了。
一斤平菇市場上價格在五毛左右, 周漁的收購價一直在三毛五,跟批發價是一個價了。
也就是說,周漁提前就結束了約定, 大家早就開始按著市場賺錢了。
說真的,平菇非常好種植,產量又高,若非梅樹村有獨家技術,根本賣不上這樣的價,他們都擔心,技術一旦外傳,這人是約束不住的,他們要是自己種,這多一個村兩個村還好,多很多村價格下來,產量多,還賣不出去怎麼辦?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 辣笔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