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輔生平二三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皇帝默然之後黯然,默默地取出君若的摺子,批示准奏,遂親筆書寫聖旨,怡安郡主改封為一品怡安軍侯,世襲罔替,另賜府邸良田金銀。

君若最初是在百姓有難時慷慨解囊的義商,後為守衛皇城所向披靡的錦衣衛指揮僉事,剿滅倭寇期間,一次次深入險境手刃兇殘狡詐的敵人,還朝掌領五城兵馬司後御下有方雷厲風行。

她早已是傳奇,朝廷百姓都該予她愛戴與尊榮。

皇帝是真的捨不得這樣一位女將,但她既然堅持在太平年月功成身退,也便給她清寧。破例加封的侯爵,御賜的府邸,足夠保障她畢生的地位與榮耀。

誰都知道,首輔和義妹產業無數,賞再多他們也不會看在眼裡,但人家不在乎是一回事,皇帝的態度是另一回事。

顧月霖對此非常滿意。

君若自己也很滿意,給哥哥和義母長臉的事兒,她都很開心。

第133章 「死給我看。」

賦閒後的君若並不清閒。

誰要是有個顧月霖這樣的哥哥,這輩子都不會沒事做。

顧月霖縱著妹妹睡了一陣懶覺,胡吃海喝了幾天,瞧著她又開始拎著小箱子滿大街晃,便將人喚到書房,正式將程佐、程佑引薦給她。這兩人是程放親自帶出來的心腹。

目的無他,顧月霖要妹妹替自己打理月明樓一些事務。

放到何處都地位超然又令人畏懼的月明樓,叔父畢生所願、畢生心血,君若自是願意助哥哥一臂之力。畢竟,他現在政務繁忙,又總被皇帝拖去下棋扯閒篇兒耽誤時間,真需要可信之人分擔一二。

程佐、程佑看了這些年,很清楚程放將君若當女兒似的,顧月霖與妹妹相互扶持,是共生死的情分,心裡對她沒有半分牴觸,且跟她想的差不多。他們的少主手裡事情太多了,心情一直不咋地,清閒一些,心緒可能有所緩解。

事實上,顧月霖一回到朝堂就煩,準確地說,是非常不耐煩。

人精、戲精、要臉的、不要臉的,你都能在朝堂找到對應的那類人的極致面目。好的誰都願意見天兒看到,偏偏上躥下跳的總是那些為人不齒的。

天下太平了,盛世可期了,一些文官、言官開始找武官的茬——拜首輔所賜,這幾年做的樁樁件件都讓武官與有榮焉,還給他們爭取到了諸多好處,而朝廷能給官員的好處就是框架中的那些,武官得益了,文官自然就要讓步受損。

這種帳,不找補回來怎麼成?

既然要找補,為什麼不找那個一時從文一時行伍的首輔的茬?沒他怎麼會有文官諸多的糟心事兒?

最關鍵的是,誰要是能扳倒已註定青史留名的首輔,也能青史留名不說,在當世必然也將是風頭無兩榮華終生。

顧月霖為盛世鋪平了路?顧月霖為萬里江山嘔心瀝血功績斐然?

為什麼要記得那些?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到了該文官做主的年月,就得有人為真正的文官錦繡之路灑淚灑血,做鋪路石。

用顧月霖和他的三個生死之交開刀,再正確不過。誰叫打頭的那個文武雙全,其實文武兩邊都不站隊呢?

自然,顧月霖的彪悍可怖,誰心裡都有數,對付這種權傾天下之人,彈劾沒用,在御前上眼藥沒用,只可另闢蹊徑,尋找他的短處。如果沒有,那就給他造出來。

於是,早在顧月霖走在回京路上的時候,有此心的幾名官員便結成同盟,共謀扳倒首輔之事。

方式麼,自然是可行便用,不拘是否下作。凡事不都是循著成王敗寇的定理,只看結果?

於是,進到這一年的冬季,京官圈子裡風波不停。

卸磨殺驢鳥盡弓藏那一套,皇帝想玩兒的時候官員未必想玩兒,而皇帝不想玩兒的時候,興許正是官員要玩兒的時候。

總有不甘於過太平日子的人,總有人想踏著鐵血將士的血上位,古來如此。

他們所不知的是,顧月霖在等的就是這種糟心事兒。這才是征伐之後最終的善後。

*

因著顧月霖又一次連年不在京城,月明樓部分頭領、各商號的大掌柜都已久不見他,今年首輔大人終於回來過平穩日子了,大家都一再請示,要提前進京,提前給首輔請安拜年——首輔不是一般的家大業大,手裡不知多少堪用的人,要是到臘月再進京,過完正月都未必排得上號見上一面。<="<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www.loushuwu.cc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